细水长流胡同情:寻老北京“不见”胡同
“看不见”的胡同
胡同文化
2010年7月,随着新的东城区、西城区诞生,崇文区、宣武区的名号成为了北京的历史。,关于钟鼓楼一带拆迁的传言仍未消停,“老北京居民生活风貌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有可能面临拆除。两则消息都关于老城,无论怎样的争论声音,至少显示出一种对待传统的“认真”。
这种“认真”,让我们想要寻找肌理一般地重读胡同。
后海、南锣鼓巷、方家胡同、国子监街、五道营……不知道从那一天起,北京胡同里冒出了越来越多的咖啡吧、小酒馆、家庭旅社、手工艺店、创意市集,乌泱泱的年轻人以“文艺”的名义肆虐挤占着胡同里真正居民的生活地界。胡同,这个原本被看作“最北京”的地方,俨然被改塑成了一处腔调吊诡、姿态矫情的旅游景点——这或许是“传统消失”的另一种形式。
但深入胡同,我们却发现,它有着超强的适应和自愈能力。再多的老外、北漂、文青、摇滚歌手进驻,他们也只是胡同生活的“观光客”,实实在在的胡同日子,是老街坊们一天天、几十年的细水长流“过”出来的。从居委会、小卖部、蔬菜摊、棋牌室、理发店,到卫生清扫、安全维系、屋子修缮等等,逐渐地,一条看似松散随意、实则完全不逊于现代居住体系的生态链条,完整地构筑在胡同社区之上。在这个空间里,老街坊不仅把生活过得有序,而且有趣儿。这一切,就如胡同肌理一般,是最值得我们细读的、真实的胡同生态空间读本。
胡同之有序
胡同黑板报
百来米的胡同俨然一个小社会,居委会就像小政府,围绕着它,蔬菜摊、小卖部、棋牌室、理发店、修鞋铺、小餐馆、急诊所、垃圾站、甚至私搭乱建的杂院、板儿楼等等各式生活通道各司其职,安全、卫生、灾害防治、房屋修缮等都已自成严密体系,运转能力超强。
绝对安全
小贼,没戏!好十几双眼睛打量着
偷东西?你想都别想
北京的老胡同多为东西走向,道路两侧分布着大杂院,少则住几户人家,多则几十户,共用一个院,也共用仅有的一扇木门。没有现代化的门禁系统,更没有保安看守,院门每天敞着,住胡同安全吗?其实,这里的治安绝对不输24小时值班的住宅小区,甚至更让小贼头疼,好几十张嘴盘问,好十几双眼睛打量着呢。
早年间,北京胡同里为数众多、带着红箍的“小脚儿侦缉队”凭借其好管闲事的性格名声大振。如今,他们非但没消失,反而日益壮大、正规化,人员也不只限于“小脚儿”了。他们已成为胡同安保力量中最有特色、也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新名字叫“安保志愿者”。安保志愿者由社区的居委会组织,每条胡同里大概有50人,都是胡同住户,多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岁数从60岁到80多岁不等。每人每周2天、每天4个小时在自家周围值班。到了要值班时,他们总是搬着小马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扯闲篇,看似没一点站岗值班的意思,但其实弦上得紧,只要有“生脸儿”在院门口多转悠上一阵子,或老抻脖子往院里看,他们就立马来上一句“您找谁啊”。东四七条63号住着一位李文藻大爷,今年84岁,当安保志愿者已有8年。李大爷退休前当过警察,遇人挑事,他会指着袖子上的安保标志,“我这不是戴着玩的,管事儿!你们要不现下谈,要不我报警,完了你们到局子里聊。”这把老身子骨真能“业务熟练”地平息不少乱子。虽然居委会给他安排的值班任务是每周2天,可他却值上了瘾,一天不落。平时爱写点毛笔字,他便把每日天气预报写在一块小白板上,挂在院门口,方便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