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色甜点:东莞糖不甩

传统文化 2023-01-04 17:51www.1681989.cn传统文化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
  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对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糖不甩”的由来吧!

  “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由来典故
  那么这“糖不甩”的由来又是什么呢?据传还跟八仙有关。清朝道光十九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东坑“糖不甩”而名扬远近。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趣事
  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呢。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知道这门亲事“散”了,那就知趣一点,以后别再纠缠了,这时“腐竹糖水”虽甜在嘴巴,却苦在心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辞而去。这样的事,对上年纪的东坑人来说,都非常清楚。有关“糖不甩”的趣事尚多。据传公元1883年,即光绪九年,慈禧终止听政,光绪帝亲政皇朝。广开贤路,恢复全国科举大考。东坑丁屋村贫苦才子丁仁长,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亲所做“糖不甩”糕点充饥。试后被光绪帝钦点为癸末科当朝进士,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学士”,惊动乡梓,现存丁屋村有碑为证。时过境迁,“糖不甩”小食已传遍省港城乡。

  做法
  材料
  糯米粉160克、粘米粉40克、水约130克(主料)(约22个的量)红糖50克、生姜3片、水50克(糖浆汁)花生碎50克、黑白熟芝麻适量、白糖30克(配料)
  步骤
  1、将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后,加水混合成光滑的糯米面团,搓成15克左右的小圆子备用(可以直接用200克糯米粉制作,我是为了成品有型,添加了少量的粘米粉,粘米粉添加后口感Q弹,喜欢糯米黏的口感就直接用糯米粉好了,圆子不要太大,包馅无所谓,不包馅小一点最好,15克个人感觉大小合适)。
  2、将圆子放到水中煮至漂浮。
  3、另起一锅,加入红糖50克、水50克,慢慢搅拌至糖融化,加入3片姜片,煮出香味后捞出(加了姜片味道很棒,而且和红糖一起暖胃的效果好,根据自己口味可以不加也可以精细化操作加姜汁)。
  4、将熟花生仁压碎,加入白砂糖和黑白芝麻,搅拌均匀。
  5、煮好的小圆子直接捞到糖汁中,小火煮片刻,(注意将锅子摇摇,使糖汁均匀裹满圆子,还可以避免糊底)糖汁浓稠,圆子后关火。
  6、将圆子装盘,撒上增香的配料即可(花生碎和芝麻多多的最好)。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