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 诗句有哪些

传统文化 2023-01-05 14:44www.1681989.cn传统文化

  说到现在人们更多会想到是敬老节,古时的人们重阳节踏秋,登高,赏菊等活动,那么重阳节来历是什么呢?重阳节有哪些诗句的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来历之二
  
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的来历之三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

  重阳节的诗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蜀中九日》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齐山登高》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你可能感兴趣

  《行香子·天与秋光》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送别》唐代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日五首·其一》唐代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宋代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