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91岁郑必坚谈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2023-10-24 14:47www.1681989.cn传统文化
“像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23年4月19日上午,在“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发表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的中国机遇”的致辞。
郑必坚生于1932年,先后在北京辅仁大学经济系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郑必坚为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参与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文件起草工作,被誉为“国家智囊”,是中国“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者。
改革开放初期,郑必坚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副组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室务委员,一度担任胡耀邦的政治秘书。1987年以后,他历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开幕式于上午930开始,9点25分左右,91岁的郑必坚入场。接近半小时的致辞中,他常常左手握着演讲稿,右手撑在演讲桌上。语速缓慢却中气十足。
郑必坚阐述了他对“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在郑必坚看来,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就在于坚持发展这条“硬道理”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不动摇。
谈及这十年发展的依靠力量,郑必坚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政治等维度将其拆解为“八大力”。即现代生产力、现代市场力、现代科技力、现代文化力、现代社会治理力、现代国防力、强大应变力、强大领导力。
举例来说,“现代社会治理力”是面对十四多亿人口的“超大社会”的高效民主治理能力;“现代生产力”是当代中国人民阔步前进的根本支撑;“强大应变力”是指面对包括大疫大灾在内的可以预计和难以预计的种种灾变,能够从容有力应对的能力。
郑必坚在致辞中强调,这“八大力”,需要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相信,有了这“八大力”,有了新发展格局,中国就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中国式现代化就一定能够实现。
当天,郑必坚共分享了对3个问题的思考,两个分别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致辞过程中,郑必坚越讲越精神,演讲后半场还提起反问句与现场嘉宾互动,“世界是不是存在发展赤字、安全赤字?”
郑必坚致辞结束之后,现场掌声持续良久。
上一篇:国米新闻:国米冬窗可能再追塔雷米
下一篇:书写更多民间友好的暖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