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家乡,甜了老乡:新疆旅游热加速农牧民转

旅游攻略 2021-09-30 16:30www.1681989.cn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乌尔禾世界魔鬼城……大美新疆让无数游客向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旅游资源的开发正为农牧民带来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天池风景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园里的特色美食 蔡松璇 摄)
(小标题)放下牧鞭再就业
阿妮•拜亚提汗是天池风景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园的一位讲解员,身穿哈萨克族传统服饰的阿妮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1个年头。
为了在保护景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引导广大牧民脱贫致富,天池风景区管委会启动“保景富民”政策,对天山102户人家进行生态移民,并将他们安置在阜康市三工乡阔克胡拉村。
2012年民俗风情园设立,阿妮表示,风情园的同事基本上都是自己熟知的村民——园区两位表演弹唱的“阿肯”就是村里的退休老教师,因为喜欢并且擅长唱歌,他们选择到风情园区再就业,为游客表演传统民族歌曲。
据民俗风情园负责人魏淑华介绍,目前风情园工作的村民基本工资达到了5万左右,远超游牧带来的收入。如今,阿妮在城里拥有自己的房子,孩子也就读于市内学校。“夏天有时候会回来住,冬天天气冷了,一般是住在城里,生活质量真是提高不少。”冬闲期间,民俗风情园员工的基本工资照常发放,他们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
(游人如织的葡萄沟景区 刘媛媛 摄)
(小标题)走出农田进景区
来自新疆文旅吐鲁番公司的艾山•吐尔逊已经有20年的工龄,从2017年起负责葡萄沟乐园和王洛宾艺术馆两个景区的日常工作。
两个景区约90%的员工都是当地社区的农民子女。据艾山介绍,旅游旺季时,葡萄沟用工可达80多人,随着公司的发展,景区工作人员的人数和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2004年,得益于吐鲁番的旅游兴民政策,古丽阿赛丽•沙塔尔从一位农民变成了葡萄沟景区讲解员。“这里的工作环境好很多,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们为游客讲解,淡季的时候就协助园区打理葡萄,我们几个都很满意这份工作。”古丽阿赛丽说。
从小生活在葡萄沟村的古丽阿赛丽见证了葡萄沟景区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完善,也目睹身边种地、失业、待业的村民和自己一样,走上葡萄沟景区的各个岗位,为游客带来周到的服务,同时改善自己的生活。古丽阿赛丽说,他们在旅游淡季还会享受当地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落日余晖下的乌尔禾西部乌镇 刘媛媛 摄)
(小标题)旧日农舍换新颜
来自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政府的蒙古族小伙草格斗驾驶着摆渡车,穿梭在即将全面开放的“西部乌镇”。
这里有江南水乡的风光,也有西域大漠的豪放,俨然一处坐落在戈壁瘫的“大观园”。但一年半前,这里仍是一派落后的农村景象:空心化严重、房屋老旧、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
2020年3月底,应查干草村和哈克村104名村民的倡议,“西部乌镇”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村民们拿出了自己庭院和房屋,交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委托城投公司建设并运营,建民俗、搞旅游。不同于“撤村并居”,村民仍然保有宅基地的所有权,每年可从宅基地、房屋及其他地上附着物三方面获得收益,且收益每五年上涨10%。伴随着景区的建成,202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较2015年增长88.8%。
园区开放后,草格斗的亲人将参与景区的工作。建成后的景区将提供3000个工作岗位,当地农牧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走上安保、司机、保洁等160余类工作岗位。“都期待得很啊,想快点过来上班!”草格斗说。“园区环境这么好,收入还比以前高,大家都愿意来。”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