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自助游攻略2017
马来西亚是一个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国家,这里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拥有非常古老的历史,这里的经济发展一度成为亚洲的偷龙,只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还没有恢复,下面给大家分享2017年马来西亚自助游攻略。
去年暑假,我带着儿子踏上去马来西亚的探亲旅途,第一次坐飞机,我就赶上了国内班机的延误,因为还要赶国际班机,我心里便七上八下,焦虑不安起来,丝毫没了第一次坐飞机的新鲜感,南方航空的空姐不仅漂亮,服务质量也称得上一流,一路安慰我,一路为我报到达的城市,提醒我还有多少时间能到达广州,飞机延误一小时起飞,到达广州只迟了半个小时,我就有一个半小时的登机时间,完全不会误了下一班机。
我在南航空姐周到的服务下,很顺利地坐上去马来西亚槟城的飞机,我旁边坐着一位马来西亚年轻的工程师,我一直以为是中国人,一路上表现非常绅士,他把靠窗户的坐位让给了闹着要看窗外风景的儿子,就餐时也会主动帮我们拿餐递水,帮我们要毛毯,飞机还有一个小时就到槟城了,这位小伙子操着马来西亚华人特有的普通话和我聊起天来,他让我猜他是马来人还是中国人,我看了看他白皙的皮肤,便下结论说他是中国人,是福建那片的人,因为马来西亚地处赤道,人应该比较黑,他告诉我他是马来西亚人,从爷爷那辈开始就移民到马来西亚,他是被公司派到中国四川成都工作的,因为不服水土才又回国的工程师,他说话声音很轻,很甜,我第一次听到马来华人普通话,竟感觉是这么动听,他很坦诚讲他的工作和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他说华人在马来西亚是二等公民,没有和马来人享有平等的权力 。
飞机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于晚上九点准到达槟城,下了飞机,那个小伙子和我们告了别,我们穿过机场大厅,经过过境检查,到行李处取了行李,这时我老公己等在大厅门口迎接我们,出了大厅,我在昏暗的路灯下看到的是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楼房,俨然没有第二大城市的气魄,老公说这个区是槟城最不繁华的区,不能代表槟城,一个皮肤稍黑,个小偏瘦的马来西亚司机,把我们迎上他开的一辆黑色较车,车里很凉快,司机载着我们穿过一条很长的大桥,叫槟州大桥,海水黑乎乎的,看不清模样,车开得很快,转眼间到达了一座公寓前,老公谢过了司机,带我们走进公寓,公寓很二十五层高,要打卡才能进去,这是一个大厅,旁边种满各种热带植物,还有一口大缸,从下往上冒着喷泉,有几把带靠背的木椅,象是供人休闲用的,大厅很大,瓷砖铺就的地面亮的能照出人影,靠里面摆着个小桌,一个穿着白色制服的物业人员坐在那里,皮肤很黑,瘦长的脸上留着胡须,看到我们走过去,给我们点点头,里面又是一扇公共门,要刷卡才能进去,里面是并排着三个电梯,我们上了其中一个来到了十五层,出了电梯进入了一个长长的走廊,我们看到旁边是一户户人家,都安着带拦杆的铁门,里面摆着放鞋的柜子 ,里面又一扇关闭的门。
我老公开了一扇铁门,换了鞋开了里面的一扇木门,进到一套四室一厅的房间里,客厅很大,有个晾台,能看到滨海,客厅里有沙发电视,一张很大的长方形的红木餐桌,挨着门旁有个厨房,放着冰箱,厨柜,旁边有个小门,进去是洗衣间,里面有洗衣机和晾晒衣服的衣架和衣绳,窗户上有铁栏杆,没有窗纱和玻璃,有四个卧室,最多十平方,放着床和衣柜,有一间还有一张写字台,有两个洗手间,都安有热水器,每个房间都装有空调,这是老公的公司给租的房,感觉比家里还舒服。
我和儿子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大早,老公开车带着我两去旁边一个叫巴刹的早餐点吃饭,其实就是很多华人开的大排挡,两边是各个商版,有卖福建面的,有台湾鸡饭的,有炒粿条,有卖泰国面的,有卖冷饮的,有卖米线的,有卖馄吞的,还有卖油条的,也有炒米饭,中间摆着两排大圆桌,顶棚上吊着吊扇,给来就餐的人们驱散着早晨不多的热气,我们刚在一张空桌前坐下,一位皮肤稍黑小伙子,长得很精瘦,他头顶中间头发很长四周却光突突的,看起来就象马脊梁上那缕鬃毛,他用马来语问我们是否要饮料,我老公听懂了他的话,问我们要什么饮料,我儿子要喝橙汁,可我老公不知道橙汁翻译成马来语怎么说,旁边卖米线的华人大姐赶忙跑过来,帮我们翻洋给小伙子,我们很感激那位大姐,我们就要了她的米线,里面有鲜虾仁,味道咸鲜,好吃不腻,喝着大杯加糖的冰咖啡,满口浓香,一早上都精神抖擞,老公带我们去了离我们最近的易康省超市,和我们国内的超市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的蔬菜是论公斤标价钱的,蔬菜相对来说有点贵,葱姜蒜在这里也和国内唱同一首歌,够辣够恨。我们推着购物车走出结帐区,迎面靠墙有两张木制长椅,你可以安坐休息,然后从一个中间放有一个装着很多硬币的玻璃箱,上面写着慈善基金,方便那些做慈善的人捐款,马来西亚是个宗教国家,这里很多人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特别是在槟城中心,随处可以看到带白帽穿白色衣服的慕斯林,随处可看到伊斯兰教堂,听当地人讲只要走进慕斯林就如同一家人,你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大家以慈善他人为荣,后来我也去旁边的基督教堂,亲眼目睹过他们的宗教活动,很惊讶宗教的有如此强大凝聚性,大家安静认真地唱歌、祷告,按照神甫的指示不折不扣的执行,看着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感觉他真得太伟大了,这么多人下了班吃完饭驱车赶往这里,不去误乐,不去休息,就是为了倾听这老人家的传播的思想。还有这么多孩子也在这里。因为说的全是英语,我一句也没听懂,但那圣歌很好听,那每人手中点亮的蜡烛很暖心。神甫发给我一张教堂活动表,后面写着每次活动捐献多少钱可以得到教会馈赠的什么纪念品。
我们住的公寓叫ellesley,就是海洋公寓的意思,站在公寓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西边的滨海,驱车五分钟就到了码头,坐上渡轮十五分钟就到了槟岛,也就是槟城的中心,渡轮很大,分三层,最下面载着一汽车,摩托车,中间的全是人。
最上层是一些机器,渡人是最便宜的,一去一返也只要1.2马币,换成人民币也不到两块钱,从北海到槟岛只有坐渡轮最快捷,绕到槟海大桥路程太远。
但等渡轮也是需要耐心等的,渡轮的载客量很大,一船三百多人,没有问题。基本上是半个小时间就往返一次。渡轮是槟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公寓南面是印度区,居住是大都是印度人,旁边邻着马来人,印度人住是低矮的混凝土楼房,在居住的一楼,建有许多早餐点,和一些零散的买菜卖鱼卖水果的商贩,那里有一家做飞饼的店铺,我们经常光顾,他们的飞饼入口微甜,如纸一样薄 ,嚼起来又香又韧,一张饼不到两块人民币,还配有好吃的咖喱酱,再要一杯加冰的印度拉茶,那幸福也是满满的,你可以一边用餐,一边看印度师傅表演做飞饼,那娴热的动作总想鼓动你跃跃欲试。你若打包,印度小姑娘会用油纸包好,然后再用报纸在外围重重包裹,会送你一大包咖喱酱,你几顿也吃不完,边包边微笑着和你聊天,为的是让你下次再来,我们也经常来这里买新鲜牛肉和鱼虾,老公也不问人家多少钱一斤,也不看称,人家称完说多少钱,他就给多少钱,老公说不用担心,这里人不会宰人,看到旁边的两个教堂了吗?真主和安拉看着他们呢。
从印度区向我们住的海洋公寓走去,中间途经马来人居住区,马来人住的房子都是低矮的铁皮房,面积非常小,窗户也小,有的是两层,上面晾晒衣服,从屋檐伸出一个棚子就是院顶,没有院墙。
有时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室内铺的地毯,人们席地而坐,家家都有汽车蓬,有的甚至两辆,马来西亚的汽车很便宜,也是主要代步工具,马来人一天五祷告,在公寓里早晨五点就传来他们那悠扬撼动人心的祈祷声,我老公说,工厂的马来工人一到祈祷时间也会停止工作,真主每天与他们同在。
马来西亚曾是英国殖民地,留下了很多英国的建筑,在槟岛离码头不远处就有英国人留下的炮台,上面架着三门大炮,面朝着槟海,旁边有很大的广场。
和白色的英国建筑,不远处还耸立着一座十多米高的钟楼,很多游人跓足留念,这里周围的商场都很高档,即使一些大排档也建的非常精致有特色,很多外国人喜欢吹着海风在这里就餐。
我们去最多的是槟岛的光大,儿子喜欢在这里吃肯德基,我喜欢吃这里的寿司,这里的商场楼通楼 ,在这里能享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我们去吃过马来西亚的娘惹饭,泰国菜,热狗,肉骨茶,海鲜饭,台湾的沙爹。
最难忘的要算肉骨茶了,味道好特别,但吃完很舒服,听说是当年来马来的华人创制的,只是为适应当地的气候,里面放了很多调制身体的中药。
游走在满是生动形象壁画的乔治城,那些夸张的艺术也让我们似乎回到童年,我们也去与壁画合影留念,走在放着奔放欢快音乐的印度街,我们仿佛置身于印度的国度,欣赏满街的印度商品,感受一下文化,我们也买个鲜花串成的花环带在脖子上,印度的女装太好看了,如果不是太贵,真想买一件套在自己身上。
国家公园让我们看到了原始森林,发达的树根裸露在地表外盘根错节,粗壮的树腾围绕着遮天避日的参天大树,有溪流的地方有蜥蜴的出没。
有时没有道路,你要攀着树根拔上爬下,才会看到下面的金沙滩,我们喝着椰汁,看着驾着快艇冲浪的外国人,他们的疯狂与这金沙滩的热烈的阳光相得益彰。
我们怀着对佛祖的敬畏走进了卧佛寺和缅佛寺,它们分别在一条小巷的两侧,没有门卫收费,直接进去,寺内建筑金壁辉煌,精雕细刻,卧佛寺是泰国佛寺。
寺内供奉着一座世界第三大的室内卧佛,卧佛全长33米,很和祥的卧躺在寺庙的大殿里,卧佛身穿金色袈裟,向右侧卧躺着,脚向着右方,脸部慈祥的望着步入大殿的游客们。
卧佛的周围还供奉了其他的佛像以及十八罗汉像,还有一些泰国高僧的塑像更以金箔贴满,除此之外,卧佛佛台内还有供信徒们放置骨灰,这个卧佛内的骨灰塔是被视为最洁净的地方。
缅佛寺是缅甸佛寺,缅佛寺内的佛塔为四方形,这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高达27米的站佛 ,佛像雕刻栩栩如生,色彩华丽。
来马来西亚,姓氏桥不可不去,它是槟城的一张名片。姓氏桥是很多桥的总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姓氏桥曾是繁荣的港口,为涌入的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华人宗族社区很快在码头附近发展起来,当地人沿岸边搭起了水上屋和高脚屋,底部用桩柱来支撑,并用木板铺设成“桥梁”作为村里的街道,与陆地相连。
姓氏桥分为多座。每一座桥归属于一个姓氏,各桥主要以姓氏宗亲分而聚居,这些码头及居住区逐渐成为了如今的姓氏桥,像是房屋鳞次栉比的小型码头。
时光荏苒,一些栈板桥已经陈旧,但一排排的水上木屋记载了先人的足迹,也成了槟城的特有旅游景点,成为游客来到槟城必访之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小船是不是很有特色
如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姓周桥,约有70户人家在此居住,这里也是电影《初恋红豆冰》的拍摄地,该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小村落一群年轻人成长的故事。
20年过去了,童年的玻璃弹珠或许已不复存在,但当时的红豆冰、老店屋与一代人成长的回忆却与姓氏桥的古朴完美融合在一起。
这里的居民生活简朴,现在一些老一辈的居民仍以捕鱼为生,多数年轻人已经搬到别处居住。
有人说,姓氏桥的每一根木桩,每一条绳索,都是历史的见证,巷道上海水的淡淡腥气记录了几代华侨华人在异乡的奋斗与坚韧。
我们还租车环游了槟城北部靠近泰国的小岛一兰卡威,那里的静谧的海港和奇特的黑沙滩,大片的红树林让人留连忘返,众多豪华的洒店,集休闲娱乐为一体,景色优美,装修精美别致,服务周到,令人耳目一新,当地华人很少,不会英语会感到相当不便。
离开马来西亚也有一年了,很想再听听马来华人那独特的透着欢快的声调,很想念肉骨茶和印度飞饼的味道,很想再看看那里的金沙滩,那臭臭的猫山馏莲,那咸咸的豆蒄水,槟城,不知何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