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高俅(《水浒传》里,宋江在梁山坚持那么
招安是大势所趋,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了《水浒传》版本的问题,因为金圣叹反对招安,腰斩版的《水浒传》是没有招安这个情节的,70回本到了大聚义就结束了。
所谓的招安是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的剧情。
现在所有的有关水浒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同人文都是根据这两个版本改编的。
而且不管是怎么去看这个原著书(除了金圣叹的70回本),这个招安都跟高俅没关系。
可以是李俅、可以是王俅,这个招安问题,都是时间的问题。
,晁盖挂了以后,宋江上台,宋江自己本身就是招安派
就因为宋江是招安派,才能网罗秦明、呼延灼、董平、关胜这些降将集团。这些人落草就是本着招安才落得草,根本就不是因为怕死才落的草。
比如呼延灼被捉,完全就不是一个怕死的表现,真正戳中呼延灼心思的,正是那句“杀人放火受招安”
,招安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原著里提到明确反对招安的只有三个人,鲁智深和武松,还有一个喝醉了跟着起哄的李逵。
所以其他105个人对待招安完全就是默认的态度,包括被高俅迫害、家破人亡的林冲。你说的那个林冲被气死,那完全是电视剧里魔改的剧情,原著里林冲是南征方腊病死的,而且林冲南征方腊卖力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四虎。
而且从文学创作这个方面来讲,招安也是大势所趋。
因为历史上的宋江一伙也是招安后迅速反水,被太守张叔夜两千兵马剿灭的。如果再把宋江写成占山为王,不符合历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学造诣将大打折扣,跟现在的YY爽文没什么区别了。
《水浒传》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厚黑阴谋、明捧暗讽的“江湖义气”,跟招安也离不开的。
正因为招安,北伐抗辽才会把梁山好汉拔高成“民族英雄”的高度,攻打河北田虎、剿灭淮西王庆、南下征讨方腊才把梁山好汉拔高到“替天行道”的神圣形象。而且如果南征方腊后,梁山这些人还不死,几年后可就是靖康耻了,明显圆不过去了。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气死了林冲,为什么还要招安这么肤浅的问题
,原著里的招安,跟“高俅”没多大关系。
徽宗本来就有意招安,梁山也有意洗白上岸,之所以发生了童贯亲率八路兵马都监、高俅亲率十镇节度使攻打梁山这两场大规模围剿战,完全就是高俅、童贯等人暗中阻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