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贫不笑娼(为何古人说,笑贫不笑
笑贫不笑娼,古今皆适用。
娼妓历来不是什么好词,甚至有时候都让人羞于提及。古代的娼妓还是不同的概念,“娼”比“妓”要低级一些,一般指上了年纪,姿色平庸无甚才艺靠身体来换取报酬的妇女,而“妓”明显要好一些,多有才艺,接触的客户层次要比娼好很多。尽管娼的地位低下,但仍然有一句“笑贫不笑娼”,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都比受穷要强。
今日看古代诗词,会发现古诗词中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描写,自管仲设立官妓以来,这方面就有合法的存在。古代的文人骚客写着自己与她们卿卿我我的爱情故事,跟她们谈情说爱似乎是一件雅事,另一方面无论多么有名的妓女地位实际社会地位都很低,几乎没什么人能够做了这些文人雅士的正室。不但士大夫阶层看不起她们,就算普通人对她们也是有偏见的,所以才会有了“笑贫不笑娼”这句话。
这句话表面上来看,说的是就算娼妓也比受穷强,贫穷是最不受待见的。但实际上呢,它是反讽的意思,比如有人一辈子受穷,过得很不如意,看到有妇女做娼妓,生活反而比他好,就会骂一句这世道“笑贫不笑娼”。因为在他眼里,做娼就是最恶劣的事情了,这个世道不好,做那么坏的事没问题,我就穷点怎么就要被人嘲笑了,所以愤愤不平的发出这句牢骚。
,古人一方面瞧不起娼妓,另一方面却又推崇某些“名妓”,这种复杂的心思充分展现了古人的虚伪。比如唐代有名的鱼玄机、薛涛,宋代的李师师,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除了这些历史存在的名人,人们还热衷于编造一些故事来展现妓女的爱情故事,比如说苏小小、玉堂春、杜十娘等等,不管是历史上还是文学编造的,这些名妓一个个都有着精彩传奇的人生,被人们津津乐道。
古人为什么乐衷于她们的故事呢,这主要跟古代妇女地位有关,古代妇女地位十分低下,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几乎没有参政议政,参加社会活动的权益,真正有名的名门闺秀才女也就那么几个,比如说蔡文姬、李清照等等。想想那些文人雅士,读了那么多书,守着个没啥见识没啥情趣的老婆是多么苦闷啊。不过,这个社会上却有一群女人有机会学习各种才艺,参与社会活动,那就是青楼女子了,她们有才华有情趣,所以这些文人们愿意跟她们打成一片。
吟诗作对,把酒言欢,这是常态,甚至海誓山盟,情深意切也有存在,要真的说把谁谁娶回家,那就是少之又少,十分稀罕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艺姬变正室的有红拂女、梁红玉等极少数人,多也见诸野史传说,正史并无记载。要说真正有名有姓的当属明末的柳如是,她嫁给了钱益谦,而且面对清朝入侵者,她表现得要比钱益谦有骨气的多,一时传为美谈。想这些人虽然也是名妓出身,但比寻常男子都要刚强果敢的多。这样的人只有让人敬佩,又哪里会去嘲笑她们呢。
比之这些,历朝历代最多的还是穷人,不管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贫穷还是环境造成的穷人,地位都是很低的,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穷人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至于什么尊严什么精神追求都是奢望,别人的冷眼嘲笑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哪里能活下去就会奔向哪里 ,实在活不下去就会铤而走险造反,一代一代就这么过来了。
今天有人在笑贫不笑娼下面又补了一句,叫做救急不救穷。两句话针对的重点都是穷,前半句说的是穷会被看不起,后面一句则说了穷不会有人帮你。因为一个人如果急用钱,可能是突发什么意外,这个人本身是有偿还能力的。而穷则是一种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让人质疑他的生存能力。不管是哪句,都说明了穷是极不受待见的。
所以,何以解忧,唯有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