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笑我太疯癫(唐伯虎是什么心态写下:”别人

生活知识 2022-12-24 16:15www.1681989.cn生活常识

楔子

弘治十一年(1498),苏州考生唐寅在应天府乡试中考取第一,夺得“解元”。不久后,意得志满的唐寅与好友徐经共同入京参加会试。

唐寅才华横溢,对待此次会试更是胸有成竹。在唐寅眼中,“会元”称号已经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以致于说出“今科会元舍我其谁”的狂悖之言……

唐寅

唐寅,字伯虎,小字子畏。生于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因当年是庚寅年,所以取名叫做唐寅。

唐家居住于苏州府吴县,父亲唐广德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酒馆谋生。唐广德年轻时读过书,深知只有参加科举才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他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来教导儿子读书,只为唐寅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唐子畏墓志铭》

唐寅天资卓绝,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成化二十一年(1485),15岁的唐寅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补录苏州府府学附生。

弘治十一年(1498),28岁的唐寅参加应天府乡试,一举夺魁,获得解元称号。

不过“稳重”这个词从不属于唐寅。

在成化二十一年的院试中,唐寅结识了好友张灵,从此便整日与张灵一起饮酒度日、放浪形骸。直到弘治七年,从这一年开始,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逐渐衰落。

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唐子畏墓志铭》

唐寅一心仰慕古代的豪杰,对科举考试充满了不屑,即使家中遭受如此大变故,他依旧不在意科举。还是在好友祝允明(即祝枝山的规劝下,唐寅才稳下心神,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如前文所说,稳重这个词从不属于唐寅。在参加乡试录科考试期间(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唐寅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这件事情的影响极差,正好当时负责录科考试的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便直接取消了唐寅的成绩。后来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联合了苏州当地的名士文林(文徵明之父)等为唐寅求情,方志这才同意“补遗”让其参加乡试。

后来的结果便是唐寅一举夺得应天府乡试第一名,成为“解元”。但唐寅中举后并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他的朋友纷纷来规劝他,结果唐寅非但不领情,反而要与朋友断绝关系。

弘治十二年,唐寅入京参加会试,与他同行的还有江阴巨富徐经。参加会试结束后,唐寅口出狂言,大呼“今科会元,舍我其谁”。结果唐寅果真考中会元。当时早有流言江阴富人徐经买通关节,获得考题。而与他关系密切的唐寅也受人嫉妒,被各地举子告了一状,御史华昶火上浇油,在殿前举报总考官程敏政泄露考题。

后来的事实证明唐寅的确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中会员的,原因如下

其一徐经招供以重金贿赂程敏政家仆,由家仆偷出了考题,但唐寅并不知有此考题。

其二的结果是程敏政被罢免,徐经与唐寅终身不得录用,而御史华昶亦受到处罚。

华昶受到处罚证明他的举报是不实的。但为了平息考生们的怒火,主考官程敏政被罢免,而唐寅也受到牵连,不幸成为一颗棋子被朝廷放弃。

从此官场上少了一名为权势勾心斗角的政客唐寅,而明代多了一位名传至今的风流才子唐伯虎。

在这次科举舞弊案后,唐伯虎被贬为小吏,不过他认为耻辱而坚决不去就职。他的妻子也因他再无前途也与他分道扬镳。唐伯虎从此流连于风花雪月,寄情于山水之间。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只能以卖画来赚取生活费用。但他的画只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值钱,在当时是不值钱的。生活每每感到拮据的他只能依靠朋友们的资助。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唐寅病逝,时年54岁。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两句出自唐伯虎所作《桃花庵歌》,作诗于弘治十八年,也就是科举舞弊案的六年后,此诗全文都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之情,仿佛意味着唐伯虎已经将六年前的那场耻辱忘去。心性自由,方才作下此诗。

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君可见,在后来面对宁王的招募时,唐伯虎立马出发前往南昌,这说明他心中还是有从仕之心的,当时写诗还是因为心中有怨气罢了。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