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作者(怎么解释"夕阳无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什么意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出自于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原诗文四句如下示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纵览全诗,作者的晚间时分心情不好,于是,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此时,夕阳西下的余辉太美好了,只不过稍纵即逝,不久以后就会被夜色隐去。
说到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怎么解释呢?
名诗出名句,关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古今之人对此解释不尽相同。现举例分述如下
(1)、清人纪昀评曰“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
这说明李商隐之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两种较合理的解释
一是自我身世的悲叹(现实生活中,李商隐一生不得志,还受“牛李党争”之害)。
二是忧心时局之痛惜(李商隐处于晚唐时期,难免产生对盛唐的衰落如日落西山般的惋惜之感)。
(2)、今人周汝昌之吉言“只是”二字,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诚然,周汝昌综合考虑到了作者的心情变化,把“不适”的结果绽放出了一种美丽的“夕阳”。
从此,愁绪尽失,焕然一新,有了人生的执着和奋进的方向。不是“夕阳”不好,而是要有个完美的时刻去呈现!
,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解释,可谓因人而异,各有千秋。但人们普遍喜“夕阳”,不爱“朝阳”呢?
为啥古今之人偏偏宠爱“夕阳”呢?这和人们的作息时间有关。
朝阳虽美,但它带给人的是一种紧迫感,也就是说朝阳升起了,人们就必须行动(只顾干活)。
而夕阳不同,人们通过劳作一天刚好在此时收工,心情一片大好了(有空欣赏)。
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来的心理感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只是悲叹,还是一种享受和宽慰。凡事都有头有尾,只要精彩,都同样是美好的!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