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什
问题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什么意思?
导语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诗是“舶来品”,最早出现在英国近代著名反战诗人、小说家西格里夫•萨松的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可以毫不客观地说,它最初的诞生也是平淡无奇,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它之所在惊艳,源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
“我心中有只猛虎在细嗅蔷薇。”——也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释义浅析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底蕴有着极大的差异,有很多“洋人的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所反映出来的人文情怀便有异同。
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表现在这一层面,往往会“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自“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译成问世后,就被大陆和国内“文青”们争相传颂,以至于很多读者竟然忘却了她的出处。
原诗摘录如下(节选)
在现实中,我们不断的要面临理想与现实的选择。
那些曾经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到后来也就无足轻重了。
倘若世事如棋,人生如诗,那么或者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意境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猛虎,同样每个人心里也都有蔷薇。
如果猛虎是从容的自信,那么蔷薇就是婉转温软的内心。
愿你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在中国的文人墨客看来,人心本就是“阳刚”与“阴柔”的两面体,特别是堂堂七尺男儿。再怎样的豪情满怀,胸中依然有一份清淡灵动;再远大的雄心壮志,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所折服,心安理得地,安然自若地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如果再具体一点也就是说
- 苏轼作为“豪放派”一代宗师”,虽然有“大江东去浪淘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旷达,快意人生,也有“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哀婉缠绵;
- 辛弃疾能“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还可以“最小嬉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作为女性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也能咏诵出“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千古流传的豪迈雄文。
如是说
我们每个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的强弱形势也是不同的。
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
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结束语
这句诗之所为能备受文人们的青睐,便是喜欢猛虎嗅蔷薇这个意境,最符合东方文明含蓄的特征,以此来表述爱之细腻,爱的多重性,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数年前的一首词也许最能表达我的这份心情,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她已经亭亭而立,每当回顾那份喜悦,仍旧心有所动。旧作一阙,与大家分享
《浣溪沙•弄瓦之喜》
文/兵法天下【原创】
似有弱柳带暖香,南天云彩梦之裳。
温润一捧掌生光。
豆蔻以期能咏絮,冬寒犹慕效温床。
猛虎蔷薇牵柔肠。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