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黑洞照片(如何看待人类有史以来拍到的第
北京时间04月10日晚09时07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张黑洞照片在全球五个国家,六座城市同步发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两座城市都在中国,参与这次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的科研人员多达200名,其中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有16人,,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以及新疆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也参与了前期联合观测。
据悉,这张照片上面的黑洞,远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乃至银河系之外,它来自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没错,就是奥特曼的老家,根据照片显示,该黑洞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周围遍布着急速流动的发光高热吸积盘,它是由物质在高速落入黑洞的时候,因为摩擦以及引力作用而形成的。
而中间那团黑漆漆的部分,叫做事件视界,即黑洞奇点形成的强大引力场,奇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它通常由恒星坍缩形成,比如这次这个黑洞的体积非常小,但其质量却相当于太阳的64亿倍,理论上,一个5厘米大小的黑洞足以吞掉整个太阳系。
话说那地方距离地球有5500万光年之遥,大家都知道光年是一个丈量距离的单位,即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所行经的长度,换句话说,即意味着照片上面所呈现的画面,其实是5500万年前的历史场景,要知道,人类文明史迄今才6000年时间,就算是早期智人也不过25万年的历史。
至于这个黑洞目前的实时状态,实际上没人能够知道,哪怕它突然爆炸了,也得等到5500万年后,人类才能获知。
为了拍出这张照片,可谓是兴师动众,由于每年观测黑洞的窗口期只在04月05日到04月14日之间短短10天,所以项目人员加紧机会,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台比哈勃望远镜分辨率高1000倍的亚毫米射电望远镜从不同角度对黑洞进行了长达8天的反复勾勒,收集了7000TB的数据,什么概念呢?相当于40000人一辈子相片的总和,由于数据实在太多,在5G网络应用之前,根本没法用现有网络支撑起来,所以是直接通过飞机运输硬盘来实现数据传输的。
但这距离照片成型还远得很,就像宇宙中许多天体一样,黑洞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出来,更何况它还会吃掉光线,更加难以观测,所以科学家们需要将大量数据进行反复解析,图像化,并多帧合成,由于波长属于1.3毫米的不可见光,还需要后期渲染上红色,这个过程花了2年时间来“冲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张合成照片,,是通过复杂数据处理后的仿真照片。
看到照片后,人们才明白,爱因斯坦这一次又对了,真实的黑洞样貌和他本人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当中提到的黑洞如出一辙。
在此,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黑洞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欢迎各位在留言区发表看法,菲菲很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