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豆瓣(如何评价《使徒行者》两部曲)
香港电影多年来的“积淀”,在如今电影市场类型化需求当中成为了特定优势。
文/庞宏波
港片。 这个“特定词汇”在每年电影市场都会成为一个讨论词,每年都发生着变化。前两年,港片背后是“北上焦虑”,而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成熟,北上成为了一种基础,港片基因变成了“类型保障”,香港电影人开始真正与内地融合;而今年,电影市场低迷,港片成为了“市场保障”。 港片在逆市里的“逆势”曲线,其实恰恰说明了如今内地电影市场的痛点。在去泡沫化后,电影市场如何与大众连接成为了一个新的命题。其实在“北上焦虑”之前,港片发展的困境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在产业端得到解决,港片能够重新发光发热恰恰在于其“舒适区”的最大化。对于人来说,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蜕变,但对于电影来说,明确“舒适区”的边界,在边界内深耕增强优势则意味着成长。影帝对飙、类型体验,成为了港片目前在市场的优势。对于如今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说,类型片的需求存在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但其实放在任何一个市场语境当中,观众对于优质类型片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刚需”。
1
类型
专业化。相比较内地类型片,港片最大的优势在于本身类型的专业化。如今,香港电影人成为了内地优质类型片的一个“支柱”。在此前的采访中,香港导演自身的“专业”成为了一致的评价,而在“专业”的基础上香港电影人在获得更加宽广投资资源之后,对于类型片本身的研究使得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强化。 其实港片自身的类型本身比较狭窄,在内地市场主要是警匪片这一“黄金类型”。但每一年,港式警匪片都能够有一些票房表现尚可的作品出现。单一类型,往往会被外界认为存在审美疲劳,港式警匪片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市场输出。在这背后,香港类型片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水准是支撑的由来。 在《扫毒2》率先开启暑期档华语片10亿大门后,暑期档终于开始回暖。而紧接着,《使徒行者2》进驻七夕档。三年前,前作《使徒行者》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连续12天蝉联日冠拿下了超6亿票房。 今年,观影人次下跌成为了市场的危险信号,但在这种市场环境当中,港片票房提升恰恰说明了如今大众对于电影“刚需”里依然十分看重视听感。经过了前两年的类型阵痛期,国产电影纷纷开始转向“现实题材”创作,视听体验的扁平化弊端开始暴露。 但系列港片在视听感上的不断增强,某种程度上给予了电影穿透受众的优势。电影的动作导演钱嘉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部电影的动作戏什么都有,想看的都有。”对于港式警匪片来说,动作戏的丰富成为了满足观众视听感非常重要的一点。 但港片的视听感往往在于实拍,而非CG。这个从成龙年代开始,就一直得以延续。据《使徒行者》系列的导演介绍,其实早在拍摄《使徒行者》时,实拍就成为了一大“挑战”。好莱坞影片对于特效合成的比例逐渐增大,许多实景拍摄的影片往往是采取空镜+后期特效合成的方式制作完成。而《使徒行者》当时依然坚持在巴西实拍。到了第二部,缅甸仰光地标的枪战、西班牙潘普洛纳奔牛节的飞车,电影在动作场面上不断进行升级。香港电影人对于实拍的“迷恋”,某种程度上让电影有更强的质感。尤其是如今观众对于爆炸式的视听体验开始麻木,绝大多数对于视听“代入感”存在更强烈的需求。而对于警匪类型片本身,实拍恰恰是适合电影类型需求的视听方式。
2
效应
IP。这个词,在前几年的内地市场被严重误读。大IP时代下,任何IP都开始布局影视化。但对于香港电影而言,大多是在资本融合之后通过类型片开发形成的系列延续,本身是极为年轻的电影IP。 相比之下,《使徒行者2》其实和两者都有一个明显的区分。《使徒行者》原本是一个剧集IP,随后进行电影开发。要知道,香港本身影视产业的低迷不仅仅体现在电影行业,电视剧行业同样如此。 对于TVB而言,这家超过50年历史的老牌公司也面临着生存挑战。2014年,《使徒行者》在TVB首播,最终在线点播收视率2.8,电视收视率27.6,跨平台收视率30.5,居全年收视第一位。在内地,全网同步独播平台优酷截止2015年3月底,播放量突破20亿,网络播放总量突破24亿,成为首部进入20亿俱乐部的港剧。剧集成功的基因,成为了这个IP后续系列开发的基础。卧底题材本身是一个“大类型”,无论是对于动作场面的升级还是对于兄弟、亲人、爱情等情感的展现,都附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也正是在剧版的突出表现,电影在2016年开发了电影版,在原班班底的基础上加入了古天乐、吴镇宇、张家辉三位影帝级的男演员。其实,影帝加入本身是给予IP“电影感”,这也最终这部电影拿下了破6亿的成绩。 2017年,《使徒行者2》开播,和前作不同之处在于这部港剧开始有内地资本参与。该剧在香港的TVB七日跨平台总收视率最高达29.3%,开播一个月网络播放量突破了19亿。 今年,电影版《使徒行者2》进驻七夕档。在保留前作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在类型上进行了更多元素的融合。 可以看出,《使徒行者》IP开发的路径,不仅仅是打造了一个新的系列港片或者系列剧集,更重要的是影剧联动本身对于整个香港影视产业的共振。这两年,整个华语影视产业的资本融合是一个大势,对于香港影视产业来说,双方通过优质内容的融合早就超脱了对于单部作品开发的意义。 而《使徒行者》这个系列IP在剧版和影版交替开发的过程中,品牌效应也在不断发散。相比之下,内地影剧联动在这两年也更加频繁,往往过于“割裂”。除了主创班底的大换血缺乏代入感之外,缺乏联动布局也很难发挥出品牌效应。 例如剧版《最好的我们》是刘昊然主演,这部以20亿播放量收官的青春剧豆瓣评分达到了8.9分,在进行影版开发的时候,由于更换了主创班底,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口碑表现,和剧版模式相比并无法让人满意。
但实际上,《最好的我们》影剧开发面临的难题是内地绝大多数影剧开发的“病症”。再比如《芳华》电影版凭借着“高龄受众”带来了市场空间,但随后的剧版开发因为一些特定原因导致搁浅。从这一点来看,《使徒行者》系列开发体现出的差异性,对于延长IP的生命线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3
人
观众买账。在《使徒行者2》当中,刘伟强担任监制、钱嘉乐担任动作导演,关智耀担任摄影指导,再加上古天乐、张家辉、吴镇宇,这其实算是“半个香港”的阵容。但这种组合方式,在这两年的港片里越来越常见,甚至成为了主流。 虽然香港电影一直以来被诟病人才断层,在电影上的 “抱团取暖”给予了电影很强的看点。人才的问题,是香港电影产业的无奈,但其实也是香港电影的优势。 香港电影积淀下来的男星本身对于市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这两年“双雄对决”、“影帝对飙”成为了绝大多数港片的重要看点。尽管电影的类型单一、人才本身稀少,香港电影还是在现有资源上进行了革新。 从这两年港式警匪片来看,除了在视听场面上的持续升级,对于电影本身的“情感主线”进行了更细致的刻画。香港活跃在大银幕上的影帝,反而借助着这种情感形成了所谓的二次发酵,激发了观众自身的代入感。 今年,古天乐的电影已经多达五部。对于观众而言,数量多少不再是评判一个演员本身好坏的标尺。在不同电影里,古天乐与不同“影帝级”男星搭戏产生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 与其说这是一种怀旧情怀,不如说这是香港电影“专业化”的一种另类体现。而从结果本身来看,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演员依然能够让观众买账。这不仅仅体现在电影票房上,其实香港几位影帝在抖音、B站等年轻社区依然获得了足够多的追捧,其中关于“影帝级演技”的视频点击率极高。但在演技作为支撑的背后,香港演员在类型片上的深耕,长期较高的活跃度给予市场持久的关注,而自身没有负面新闻产生的“自净”也是持续强化香港演员在内地市场接受度的原因所在。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在三四线城市当中,年轻受众对于个性化、高质量内容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和香港影星完成了衔接,这给港片在下沉市场留下了足够多的市场空间。 ,相比之前港片里的大量“肉搏”,如今影帝之间在情感主线上的对飙成为了新的特点。其实,前两年关于港片的批评也主要是外在形式的千篇一律和精神内核的缺失。但近两年的系列港片,往往开始注重影帝之前情感主线的铺垫。这是系列港片延续生命线的必然之选,也是系列港片能够打开市场空间的必优之选。其实在港片的黄金年代,港片穿透观众的本身就是情感。 香港警匪片也被定义为新型江湖片,如今系列港片对于“江湖”的重新重视,某种程度上是港片坚挺的由来。在导演的设想里,系列港片的开发不仅仅是“往后看”,而应该“往前看”。 在《使徒行者2》当中,电影在古天乐和张家辉儿时情感的铺垫花费了极大的笔墨,这让电影在的情绪爆发时积攒了一定的力量。 在整个市场大环境去泡沫之后,如今香港电影的逆势曲线也理应让业内进行反思。在类型上的深耕,在现有优势上的重新组合形成的新特点,如何与大众产生联系显然成为了一个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