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豆瓣评分(《上海堡垒》是科幻主题还是
感谢“热心老青年”的邀请!
申明自己的观点客观而言《上海堡垒》不是科幻主题也不是爱情主题,而是商业主题。至于说评分,我个人觉得有网友赌气的成分在里边,影片并不像大家所认为的那么次!
既讲科幻又讲爱情,《上海堡垒》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答为了保险!
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科幻和爱情也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主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历史上凡是成功的科幻电影,对爱情无不都是点到为止,为什么?因为两者面对的观众群体不一样。喜欢看爱情电影的一般都以年轻人,特别是女孩为主;而喜欢看科幻一般都属于较为成熟的群体,非常理性。但《上海堡垒》却将这两个相互矛盾、甚至相互抵触的主题强制给扭在了一起。
是导演和电影公司不懂电影吗?不是!导演和电影公司这样做其实有自己的考量,那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这里面主要是商业的考量。毕竟3.6亿的投资,无论是导演还是电影公司都承受着巨大的票房压力。
上海堡垒评分为什么如此之低,难道冤枉它了吗?答一次不成功的定位,让观众觉得不明所以!
《上海堡垒》的问题在于,既想主打爱情争取年轻观众,又想主打科幻争取成熟的观众,结果让两种观影取向完全不同的观众都感觉不满意,这就是《上海堡垒》评分过低的原因。
鹿晗的粉丝,特别是年轻的观众,本来是奔着浪漫的爱情去的,结果看到的却是毁天灭地,炮弹横飞;而冲着视觉特效,科幻创意去的观众却又不得不忍受冗长而腻歪爱情。看上去是想两种观众都照顾,结果是让两种观众都不满意,造成电影评分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海堡垒》为什么如此定位?答对硬核科幻的信心不足!
抛开原著本身的因素,《上海堡垒》这样做其实主要是因为对硬核科幻电影的信心不足,毕竟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还没有一部成功的硬科幻电影。按照官方的资料介绍,《上海堡垒》在5年前就已经筹备,可以说无论是导演还是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市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看到了科幻电影这一中国电影市场的新蓝海。但比较遗憾的是,出于保险的考虑,仍然加入了过多的爱情元素,以吸引年轻的观众,譬如说鹿晗、舒淇等,这正是导演和电影公司需要的。看上去是万全之策,却让电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显得不伦不类。
其实作为小编个人,一个影视人来看,《上海堡垒》很多镜头还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因为自己定位的失误,让辛辛苦苦的制作团队也显得脸上无光,这也算是中国科幻电影成长中一次难得的教训吧。
全息解读《三体》,深度解读科幻,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