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嫁接(请问嫁接油茶苗方法与技术和防治有
· 油茶树嫁接技术
油茶树嫁接要有一定的技巧,农民朋友们应该要根据油茶树的长势进行嫁接,农民朋友应该要深入了解油茶树嫁接技术,以提高茶花的观赏价值。
油茶树嫁接技术之嫁接最佳时期,是6~7月间为宜,此时的茶花接穗新梢叶片已展开,而且气温较高,嫁接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油茶树嫁接技术,由于嫁接的部位比较高,所以我们要利用枝接法中的切接法。
油茶树嫁接茶花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嫁接方式,现在很多农户朋友们都这样做,这两者嫁接可以优化品种,那么,如何利用油茶树嫁接茶花?下面阿金为大家介绍油茶树嫁接技术。
一、嫁接时间的选择
油茶树嫁接茶花可以在春夏秋三季油茶和山茶花的生长期间进行嫁接。其中3~6月嫁接效果较好,故此时接穗质量较好,气候条件适宜,当年接穗生长期较长,生长量大,接株成活率高。7~8月气温较高,必须充分做好遮荫和保湿措施,才能达到满意的嫁接成活率。10~11月虽然气温适宜,接株成活率较高,接穗当年生长期较短,入冬后接穗新梢尚未充分木质化,容易遭受冻害。
二、油茶砧枝的选择
必须选择15~35年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油茶树作砧木。在砧木上选择5~7个枝径在2~5厘米的主枝作砧枝。砧枝干枝的角度须适当,主从关系分明,分布均衡。这样嫁接后的接株才能形成良好的树冠,使茶花分布匀称美观。每株砧木除砧枝外,应加留1~2个主枝作营养枝,余者疏除。每个砧枝应留1~2个侧枝作辅养枝,余者疏除。
油茶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可以通过施用农药来防治,具体方法如茶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ld.=ColletotrichumeamelliaeMass.]是油茶严重又普遍的病害,从4月到10月都不断为害,7~9月蔓延最快。病菌在枯花蕾、蕾痕、病果、病果柄、病叶芽、病枝越冬,借风雨、昆虫和人为活动传播。发病症状是果实上最初在果皮上生圆形褐斑,边缘一圈色深,中央部分较浅,后渐扩大,直径10~15毫米,并出现轮生的黑色小点,在潮湿环境下,小黑点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病果早落;叶片上病斑初为红色小点,扩大后呈棕褐色,具轮纹,其上密布黑色小点;嫩梢病斑多发生在春梢基部,初为红色,呈长椭圆形或菱形略下陷,后期变为黑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即枯死;芽病斑多发生在芽鳞片基部,呈黑褐色或黄褐色,如蔓延至子房花芽即脱落。病菌在冬日尚保留在树上的各感病器官中都能越冬,孢子借风雨、昆虫和人为活动传播。
防治方法(1)油茶品种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在营造新的油茶林时,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在现有林分中,砍除历年感病重的重病株,补植抗病品种。(2)结合茶林抚育,剪除病枝、病果、病梢等,减少病菌侵染来源。(3)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3~4月喷药一、二次,保护新梢嫩叶,7~8月喷药二、三次,保护果实。用11100(硫酸酮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用2%茶枯浸液配制)较为有效。
2.油茶软腐病(病原尚未查明)又叫油茶落叶病,为害油茶成年树和苗木,引起大量落叶落果。叶子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5月阴雨天气蔓延迅速,大量发生,6~8月也可出现发病高峰,引起几次落叶落果,10月后才逐渐停止。发病症状是受害叶片初期在叶尖、叶缘或叶中部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水渍状斑点,阴湿天气斑点迅速扩大,土黄色,边缘无明显隆起带条,叶肉腐烂变软,病叶能在2~3天内纷纷脱落,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灰黄色颗粒状菌体,在放大镜下呈白色纽扣状,这是很明显的特点。果实在6月开始发病,7~8月最严重。受害果实初期同样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土黄色或褐色圆斑,与油茶炭疽病症状相似,但颜色较浅,后期病部组织腐烂,发软且有水汁。其上也会生颗粒状菌体,天气干旱时病果开裂脱落。油茶软腐病在湿度大,生长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