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机枪图片(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曾是苏联红军的心
二战苏军装备三兄弟当中,最出名的是波波沙冲锋枪,它的发明无人不知;从沙皇时代就被重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也很出名,至今都有大把的收藏家争抢,唯独捷格加廖夫轻机枪(DP)没那么家喻户晓,说实话,它确实不如德军的MG-42/34好用,但在卫国战争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唯一能大量列装的轻机枪,在各条战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重达45公斤以上的M1910和40公斤的郭留诺夫重机枪,9.2公斤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真的是最好选择了,也是苏军唯一能伴随步兵移动作战的机枪,二战欧洲战场上80%的战斗都发生在城市里,可以想象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重要性。
,笔者不认为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是出色的,就像英国的布伦轻机枪、我国的捷克式一样,它们都没有达到通用机枪的境界,无法动摇德军MG42/34的地位,后者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通用机枪,一个人承担了车载机枪、防空机枪、班组机枪等大量角色,节省了资源也方便了使用,这让它的很多缺点都让人欣然接受。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则不然,苏联军工厂还要生产180公斤重的德什卡(DShk)高射击枪和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三个种类的机枪各司其职,看似完美分工却并不是适合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武器。,这点缺点也被苏联家大业大又有盟友支援的优势掩盖了。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最大的问题是供弹方式,喜欢的人都说圆盘弹匣使用方便,没有捷克式频繁换弹匣的麻烦,也没有MG42/34拖着弹链的碍事;不喜欢的人都说圆盘式弹匣装弹不便,且携带过于笨重些,这对士兵是很不友好的。
我觉得,弹链式供弹和弹匣式都有缺点,这一点大家都被困扰着,唯独德军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德军的MG34通用机枪可以安装圆筒型弹鼓,省却了弹链的麻烦方便士兵们快速移动,但实战中很少使用!
可以根据士兵需要切换的不仅仅是供弹方式,还有两脚架的支撑模式,德军MG42通用机枪的两脚架可以更换位置,它既可以安装在枪口,也可以安装到枪身中部位置,方便机枪手俯射,同样的动作换成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时,机枪手要站立起来暴露自己才行,这个设计在激烈的战斗中很要命。
本人比较认可的一个设计是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重型枪管,这让它不需要频繁更换枪管,而德军的MG系列和英军的轻机枪都要快速更换枪管,因为枪管太薄了。,这种设计也是有利弊的,在此不过多讨论。
有很多人质疑捷格加廖夫的射速太低,实战射速每分钟不到100发,和每分钟1000多发的德军通用机枪相比,简直就是手枪。
我觉得这个说法太过于武断了,毕竟它不是通用机枪,而只是为了增强步兵火力的装备,而且德军使用MG系列充当轻机枪角色时,也很少达到1000发每分钟的射速,大多采用三五发点射,至于火星行动中苏德两军250万比40万的惊人伤亡比例,肯定不是机枪的功劳。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在卫国战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却并不算是完美的设计,它没有逃脱轻机枪思维的束缚,对比MG系列是落后了,但在同类武器中绝对是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