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名词解释(唐朝的贞观之治、武则天、开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而武则天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关键人物,中间其实还有李治的永徽之治。
唐朝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代,不单是指经济,文化,军事方面,而是综合实力的强,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上层统治者之间的权力争夺很热闹,外又有边患突厥,匈奴,那唐朝为什么还能如此强呢?
其一明君+贤臣——全是王炸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历经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显,李隆基几位皇帝(李显,李旦在武则天之前的时间太短,不做统计)。
李治和李显虽然不算明君,也非昏庸无能之辈,况且李治时期,武则天很早就开始摄政,而李显在位不到6年时间。
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前提,多方选用人才,重用贤臣为唐朝的强盛锦上添花。
李世民时期,前有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武有李勣,李靖等,连降将秦琼,尉迟恭都得到重用。
还有被李世民称为“镜子“的魏征直言劝谏,其中李勣,褚遂良,长孙无忌也受到李治的重用,延续了李世民的政治举措。
武则天摄政后,虽打压旧臣,残害李姓皇族,她也重用了贤臣,娄师德,狄仁杰,张柬之等宰辅之人,发现了姚崇,宋璟等人,李隆基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开创了历史上最盛的时代——开元盛世。
正是这些贤明帝王的治世之才,加以臣子的精心辅佐,君臣同心协力,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强。
其二上层统治者虽你争我抢,却不影响下层老百姓
唐朝在这些时期,从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到李治,武则天时期,废立太子,神龙政变的复唐到唐隆政变的诛杀韦氏,几乎每一次权力的更换就是一次政变。
看似动荡不安,规模也不小,这些政变都发生在宫门城墙之内,国家没有大范围的战乱。
权力的更迭转换,只是统治者的变更,国家的治理依然顺畅运行,对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及微。
所以,虽然频繁发动政变,国家的治理是延续的,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为文化,经济的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造就了开放,自信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