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弃游览” 换个角度解锁故宫

旅游资讯 2023-01-06 11:02www.1681989.cn最新旅游资讯

整块石头砌成的水槽里开着的长杆荷花迎风摇曳,绿草丛生中的太湖石上偶尔有蝴蝶翻飞——近日,故宫箭亭广场东侧的一处人造园林景致引得不少观众前往探寻究竟。吸引大家的还有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此共同举办的“零废弃日”专场活动。据了解,这处遵循自然循环规律、实现园林垃圾再利用功能的独特景致是2020年始建的“生态堆肥花坛”,经过今年的全新升级,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全新的生态景观。这也是故宫博物院践行环保理念的体现,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零废弃博物馆”。

以小见大 关注生态

故宫博物院和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合作始于两年前,2020年1月,故宫博物院和万科公益基金会举办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宣布双方共同发起的“故宫零废弃”垃圾分类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在两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推进,即故宫博物院“零废弃办公”和故宫博物院“零废弃游览”,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对故宫博物院非开放区域和游览区域进行废弃物的合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故宫博物院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项目将通过各项宣传体验活动,倡导故宫博物院观众及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关注并践行垃圾分类行动。

新升级的生态堆肥花坛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如今,这里种植了20余种北京本土植物,配置了景石、荷花缸以及堆肥箱、蚯蚓塔、昆虫屋等生态设施,为故宫中的鸟类、蝴蝶、蜂类提供食源、水源及栖息地,体现了故宫生态与人文紧密联结的特点。据介绍,花坛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花鸟卷”,借用南侧文华殿“花”“华”“画”的文化属性,从宫廷花鸟画藏品中提炼生物多样性等要素,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自然式景观。

一位每年都要来故宫好几次的观众在看完了昆虫箱、堆肥屋的介绍之后,恍然大悟“去年慈宁宫区域长信门附近,就有一座福牛辞‘旧’废弃物再生雕塑,原来是为了宣传环保理念啊。”

据了解,福牛辞“旧”雕塑也是由故宫博物院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的,特别之处就是一件以大大小小无数废弃物回收拼接制作而成的创意作品,所使用的创作材料90%均来自故宫博物院分类出的可回收物,共计0.3吨,经过消毒、修剪、打磨、拼接等工序,实现了废弃物的艺术变身,彰显了“变废为美”的过程。

福牛辞“旧”雕塑并非故宫博物院“零废弃”项目产出的第一件艺术品。2020年年底,当代环保装置艺术家史玉龙和他的团队,利用从故宫博物院内收集到的废弃纸箱和废弃瓶盖,通过拼接绘色的方式,制作出了一件“零废弃”版的“千里江山图”。

今年是第五届“零废弃日”,“故宫零废弃”项目也全新升级,在暑期为公众带来“‘零’圾妙探 玩转故宫”双周体验活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故宫零废弃,以小见大,是垃圾分类、零废弃从关注垃圾、废弃物上升到关注人,从关注科学、技术上升到关注文化,从关注物质、社会上升到生态的标志性转变。”

赋能导游 引导观众

导游是联结博物馆和观众的桥梁。故宫要打造零废弃世界文化遗产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离不开导游的参与。

“故宫零废弃”项目希望通过赋能导游群体,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绿色参观体验,2021年,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故宫零废弃”导游培训宣讲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当时在会上表示,导游的专业讲解和引领,能够帮助更多观众从历史中理解环境保护意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认同零废弃、从故宫零废弃的实践中受到启发。他相信,通过这样的传递,会有更多观众自愿加入到日常的环境保护行动中。

通过一系列多样化举措,两年来,“故宫零废弃”项目共带动大约1000位故宫工作人员、1100万人次观众、4万名导游加入中。近日,记者在故宫中轴线参观游览时,看到“故宫零废弃”宣传员伍晶正在向观众们展示“故宫零废弃”项目升级的成果。例如为了提高分类效率,请专业的工业设计师,对垃圾分类装置进行整体升级,精心设计了故宫分类垃圾桶。

记者看到,更新后的垃圾桶不仅与景观更融合、分类更加精细化、用材更节约,在环境行为学研究的基础上,其分布位置也更加科学。“故宫的垃圾桶和北京市的常用垃圾桶不一样,比平常用的5个桶位还多了2个桶位,更精细更科学,仅可回收物就有3个桶位,分别放置塑料瓶、玻璃瓶和纸张,还有液体的专门垃圾桶位,可以用来丢弃没喝完的饮料、方便面汤、酸奶,以及化了的冰激凌。”伍晶告诉记者,“不仅仅是观众,我们导游也从中学到不少,以前喝剩下的矿泉水、饮料什么的,就直接丢到塑料瓶那个桶位,现在会拧开塑料瓶,将剩下的专门倒进液体桶位,然后拧好了再把瓶子丢到塑料瓶桶位。”

说起垃圾桶,伍晶滔滔不绝“垃圾桶的位置设计也比较合理,太和门两侧有两组距离午门较近的分类垃圾桶,并且位于观众比较方便经过的地方,可以利用路线便利的优势,让观众认识故宫专属垃圾桶和故宫分类要求。除了塑料瓶,还有一个大家容易混淆的常识问题,就是湿纸巾如何投放。没学习前我跟大家一样,都是扔在‘可回收’一类。其实,因为湿纸巾有很多的化学元素没法分解,所以应该丢弃在‘其他垃圾’里。”

王旭东表示,通过环境行为研究,分析最佳布点方式,故宫垃圾桶数量由之前的310组减少到了现在的110组,直降近2/3。“调整后的垃圾桶布局更合理,景观更少被打扰,保洁员工作区域也更加集中,分类效率大大提升。”

在故宫御花园的导览讲解中,古典园林中的生态图卷在观众眼前展开,牡丹、芍药、枸杞和葎叶蛇葡萄等本土景观植物郁郁芊芊,枝叶扶疏。仔细观察,还能发现鸳鸯、普通翠鸟、珠颈斑鸠、八哥等鸟类,其中还有北京较为罕见的棕背伯劳。

跟随“故宫零废弃”宣传员的脚步,记者发现通过这条完整的零废弃游览线路,将“零废弃游览”的理念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融入景点的讲解介绍中,也能够让观众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大有收获。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通过建设“零废弃博物馆”,故宫不仅将古人勤俭节约的智慧提炼出来,也融合了生态环保理念,将传统和现代、过去与未来都串联起来,更好地诠释人与自然、与物质的关系,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实践“零废弃”的理念。

在位于箭亭广场的故宫餐厅,“故宫零废弃”宣传员讲述了道光皇帝节俭的饮食习惯,倡导观众践行“光盘行动”,反对食物浪费,“以前我们带亲子团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光盘行动’很不错,因为吃饭的餐盘两边精心设计了好多小谜题,小朋友只有把盘子里的饭都吃干净了,才能看到餐盘底上的答案,无形当中就帮助孩子们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

记者进入文创商店,发现商品柜里多了一些文创新面孔——特色环保文创。据了解,来自故宫的废弃塑料瓶经过回收、清洗、切片,运用“化塑为丝”工艺转化为再生聚酯纤维进而加工制作成环保的“零废弃”文创。其中,3个PET塑料瓶可以回收制成1条精美的方巾,8个PET塑料瓶可以回收制成1个文化环保袋。

,观众还可以通过垃圾桶“辨古字”挑战活动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记者看到,有的垃圾桶上印有篆体古字,每一个字都代表了一种你可能会丢弃的物品,观众可以打开“数字故宫”小程序的地图导览页,页面上每个垃圾桶都有专属分区,并且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点击查看锦囊,便可参与竞猜互动,既学习了知识,又增添了打卡趣味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旭东表示,“故宫零废弃”项目是东方理念的延续。作为国家级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地,故宫博物院有责任有义务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提升观众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观众环境保护习惯。希望通过“故宫零废弃”项目,让来到故宫博物院的观众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回家并逐渐成为文化自觉,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