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打造“空中那达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内通用航空发展持续升温,国家低空空域改革不断深化,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通航服务功能持续提升,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迎来了机遇叠加、提速发展的最好时期。
乌海市地处沿黄经济带中心区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内蒙古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目前,乌海市有4C级国内支线机场1座,参与运营航空公司10家,运营航线达到13条,通航城市17个,打通了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西南地区的空中通道,构建起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内形成了“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
,乌海市全年气候干旱,少雨雪,能见度高。这些都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航空、文化和旅游是天然的战略伙伴。内蒙古·乌海2022航空嘉年华于8月16日在乌海市开幕。以此为契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乌海特色旅游资源,推动通航和旅游产业融合,进行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利益共赢、形象共树,形成合力,实现旅游收益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全力打造乌海“空中那达慕”。
一是加大宣传营销合作力度。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挖掘特色的原则,开展乌海“通航+文旅”推广活动,建立与航空网站、文旅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的良好互动,在各主要航线展示乌海文化元素,策划主题鲜明、一程多站精品线路及生态、文化、民俗等主题文化和旅游产品。
二是构建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积极推出相关优惠措施,推动通航项目的招徕和落地。整合梳理乌海市景区、旅行社、旅游运输公司等企业需求,创新政府、通航公司、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在规划引领、政策保障、资金扶持、飞行运营、景点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努力,把乌海的通航产业做起来、做成功。
三是优化区域间合作共赢。乌海是一座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地理交通区位便捷。依托乌海湖及沙水共存地域,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力度,共同探索开展飞行体验、跳伞等航空运动项目及航空科普教育项目,打造航空旅游生活圈,实现航空研学、运动体验、自然教育、生态观光、亲子互动等多形式的旅游新体验,拓展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新活力。
(作者系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