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基本逻辑
当下,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休闲度假时代,相对于观光旅游时代以资源为导向的旅游生产方式,在休闲度假时代,酒店不再是配套性辅助产品,而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核心,消费者会为了一家酒店而选择一座城,会因为一家酒店而认同一个旅游目的地。由此,酒店不再是一种辅助性的、提供保障服务的场所,而是一种吸引物、是不同区域内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消费符号。
“酒店+”是酒店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适应消费需求迭代、适应行业转型升级而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实施“酒店+”需要多板块联动,甚至需要跨界合作。,酒店业者在实施这一策略时,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是否“+”一是酒店是否需要采用这种创新性策略;二是“酒店+”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三是酒店资源和能力是否能够完成相应的任务。
第二,“+”什么一是研究目标客源市场的消费需求,找到自身短板;二是“+”的有没有需要“-”的产品?
第三,怎么“+”一是依托资源条件对“+”的内容实施产品策划与特色创意;二是实施产品建设;三是如何试错调整,完善提升,形成收益与品牌影响力?
面对上述问题,以下几个原则可供酒店经营者参考
第一,与消费需求相吻合的原则。“酒店+”的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从产品延伸角度,酒店可以和景区、演艺等项目结合,形成“酒店+景区”“酒店+演艺”“酒店+手工制作”等;从产品丰富角度,酒店可以结合特色餐饮、特色商品、特色康体项目等,形成“酒店+特色菜”“酒店+咖啡”“酒店+新零售”“酒店+SPA”等;从产品品质提升角度,酒店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形成“酒店+智能客房”“酒店+康养”“酒店+健康环境”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形成什么样的产品,都需要符合酒店目标客源市场的需要,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消费,形成效益,才能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酒店产品氛围相协调的原则。“酒店+”不是把酒店原有的产品体系推倒重建,更不是突兀的产品植入,而是对酒店产品体系的一种改善与提升。,“酒店+”的内容需要适应酒店现有空间条件的要求,需要与酒店既有产品保持一致,需要符合酒店的整体风格与调性,需要遵从酒店系统的服务规范。“酒店+”是对酒店现有产品品质的一种价值增值,其发挥的作用是补充短板、丰富内涵、增强特色、塑造品牌。,“酒店+”产品的选择与设计,必须与酒店现有的风格定位、氛围特色与产品特征相协调,在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强化酒店原有产品的多元化体验感。
第三,与周边环境资源共生性原则。作为微度假的一种方式,“酒店+”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将酒店融入社区,与周边环境及资源形成共生关系,有机组合,协同发力,打造区域内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品牌,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短途化、短期化、高频化的休闲度假消费特点,这是“酒店+”产品创新的目标。
“酒店+”不是话术,不能投机取巧,需要科学而专业的研究探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