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凉山的旅游(小凉山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小凉山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秘之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探寻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一、小凉山的族称与族源
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意味着“主体的民族”、“尚黑的民族”。其族源深远,历史上有过众多自称和他称。直到解放前夕,这一族群仍有着多样的称谓,如“纳罗泼”、“迷撒泼”等。这些称谓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1950年,彝族选择了“彝”为共同族称,替代了旧史籍文献中的“夷”字。小凉山彝族是从四川大凉山迁徙而来,如今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群体。
二、大凉山与小凉山的地貌与位置
大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小凉山则是大凉山的东部分支,以黄茅埂为界,西为大凉山,东为小凉山。这里不仅有平原、盆地、丘陵,还有山地、高原和水域等多样地貌类型。高差悬殊的地形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中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
三、大凉山的历史与民族
虽然羌族的历史起源比彝族更早,但大凉山地区与彝族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之地。刘伯承元帅与彝族头领小叶丹的歃血结盟,成为了民族团结的佳话。
四、《情深谊长》与大小凉山的由来
《情深谊长》这首富有彝族特点的歌曲,描述了红军长征经过大小凉山时的感人故事。歌曲抒发了红军与彝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旋律抒情、节奏动感,表达了红军到来时彝族同胞的喜悦心情。这首歌不仅展现了大小凉山的历史背景,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之作。
大小凉山,这片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土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探寻深厚的历史底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你走进大小凉山的神秘世界,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