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越西文化旅游节(越南节日文化)
越南的节日文化探索
越南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已经持续千年,期间越南在许多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特别是传统节日方面。中越两国都珍视春节、中秋、端午和元宵,并且将这些节日视为重要的文化庆典。尽管两国习俗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独特的部分,展现了越南的本土特色。
越南的节日中最盛大的莫过于农历新年,时间在每年的1月至2月之间。越南的春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插桃枝、祭祖和采禄等习俗尤为引人注目。临近春节时,越南家庭会购买大株桃枝,将其插在门口或客厅作为节日装饰,寓意驱鬼驱邪。祭祖也是越南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早在成书于14世纪的《志略》中就有民间祭祀祖先的记载。
除了春节,越南还庆祝许多其他重要的节日,如中秋节、八月革命节和国庆日等。越南的民间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盘古节等。这些节日的日期和内容与中国基本相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节日庆祝活动中,越南人的习俗丰富多彩。他们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在服饰方面,越南人的穿着比较简单,男士在正式场合普遍着西装,女士则穿民族式“长衫”和长裤。饮食习惯也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饭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的节日文化深受中国的影响,但同时也保留了本国的特色。这些节日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的凝聚。在庆祝这些节日时,越南人展现出了丰富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采绿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这一传统后来传入了越南。在当代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采绿的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但在越南,这一传统却被保留至今。因为“绿”与“禄”谐音,采绿寓意着新的一年官运亨通、万事如意,除夕采绿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涵。
第八章:越南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越南人非常注重礼节。在见面时,他们会主动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他们称呼长辈为大爹、大妈或伯伯、叔叔,平辈为兄、姐,儿童为小弟、小妹,而对群众则称为乡亲们、父老们、同胞们(只在本国人之间使用)。在国家机关、工作单位和越军部队里,他们一般称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间,也有采用亲切的兄道弟称呼,而不称同志。
越南的文化习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与中国的文化习俗颇为相似。越南的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其中,春节是越南民间最为盛大的节日。夏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根据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便算是进入了春节的序幕。
除夕晚上,全家人会一起吃团圆饭,燃放鞭炮庆祝。春节期间,越南人主要食用用苇叶包裹的糯米粽子。清明节期间,越南人会祭祖扫墓;端午节则是夏历五月初五,吃粽子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而中秋节则是夏历八月十五,吃月饼是这一天的传统。特别的是,中秋节在越南也被称为儿童节,主要以儿童活动为主。
越南的节日文化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体现了越南人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