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西湖在浙江旅游的地位。?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被誉为历史第一湖。这片人工修筑的湖泊见证了无数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见证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故事。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开始,杭州人民一直努力保护这片湖泊。西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杭州人民的智慧和努力。
西湖是浙江省的重要旅游景点,每一个到浙江旅游的游客都不会错过这里。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面被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分割成若干部分。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平均水深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四条溪流——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是西湖的天然地表水源。
说到西湖的人文历史,那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白蛇传”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传说。但关于西湖的来历也有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据说,远古时期,天河东边的玉龙和西边金凤一起在银河的仙岛上琢磨璞玉,多年后,璞玉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来,这颗明珠因争夺而掉落人间,化为西湖。
传说终归是传说。据地质学解释,西湖是由泻湖演变而来。最初,西湖是一片海湾,因江潮携带泥沙长期堆积,最终与大海隔绝,形成泻湖。历经历代人的疏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西湖的历史也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等人物对西湖的保护与治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白居易疏通六井、筑建湖堤;苏东坡治理河道、整治西湖,筑就了苏堤;杨孟瑛则重治西湖,恢复了其旧观,并筑就了杨公堤。这些历史人物的努力与贡献,展现了他们对这片湖泊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
进入二十一世纪,杭州市继续加大对西湖的保护力度,让这片历史悠久的湖泊焕发出新的生机。西湖的美景与丰富的文化历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也为杭州带来了繁荣与发展。这片湖泊不仅是杭州的骄傲,也是中国的瑰宝。自2002年起,市委市便着手启动一项宏大的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他们不仅仅是对西湖进行一次性的美化,而是连续六年,年年有“新西湖”亮相。这场持久的努力,让西湖焕发出新的生机。
通过这一系列的保护行动,环西湖的沿线已经全线贯通,七大公园、六大博物馆等53个景点免费向公众开放,真正实现了“还湖于民”的美好愿景。不仅如此,西湖的水域面积扩大了0.9平方公里,景区公共绿地增加了100多公顷。那广为人知的“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已然重现,而“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更是初步形成,让人眼前一亮。
西湖不仅仅是自然的美景,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西湖的每一个景点,无论是古老的“西湖十景”,还是后来评选出的“新十景”,都是先贤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这些景点不仅仅是风景的呈现,更是西湖文化内涵的集中展示,是西湖的精髓所在。
历史上,杭州多次组织西湖十景的评选活动。每一次评选,都让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已经流传了千年,1985年的“西湖新十景”评选活动更是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2007年的“三评西湖十景”活动,更是将西湖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让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些评选活动,不仅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更展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