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的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全新解析】全域旅游概念:由提出到具体实施的全面洞察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这一理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那么,这一理念究竟由谁提出呢?何时提出的呢?其基本概念和特点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全域旅游”的理念虽然是由多方面专业人士提出的,但其真正落地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时间节点尚未有明确的记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区域资源,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等目标。它以旅游为导向,整合各方面力量,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它也是对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的全新解读,跳出传统旅游模式,追求更大的旅游发展空间。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和发展模式,强调的是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和全流程保障。它不仅涵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涉及相关产业等旅游资源的综合考量。全域旅游旨在协调区域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水平等。全域旅游的本质是人们对于出行、探索、追求更健康美好生活的渴望所引发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现象。
关于全域旅游的特点和实施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转变为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二是从依赖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发展;三是从导游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的市场化管理转变;四是注重从粗放低效的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的转变;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走向开放融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六是从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的转变;七是从景点景区的局部治安管理向社会共建共享的依法治理转变;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九是从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对全域旅游的误解,不能简单地将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酒店数量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更加注重系统性、规划布局的合理性。
5. 全域旅游的概念解读
全域旅游,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理念,它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开放市场、开放服务。在这个理念下,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能参与旅游业发展,形成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共同构建全社会参与旅游业的社会机制和意识氛围。这种理念下的“旅游+”“+旅游”,是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路径。
从验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进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开放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本准则。
6. 全域旅游:历史与现在的融合
进入新世纪,我国旅游已经形成了大旅游发展模式。张辉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旅游的认识不断深化。近年来,全域旅游的概念逐渐崭露头角。发展全域旅游,将整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地积极响应,以全域旅游为主线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力。张辉认为,全域旅游不仅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也是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旅游便利化的重要途径。
全域旅游强调的不仅仅是旅游增长率,更重视旅游贡献率。在《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四大目标之一是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这意味着要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其“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产业的孵化,不断提高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水平。
全域旅游的实践不仅需要规划硬件建设,如度假区、旅游小镇、自驾营地等,还需要规划软件建设,如车辆租赁系统、标识系统、旅游代理系统等。也要深入研究旅行方式、度假方式等,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