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
西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独特风情的土地
走进阿龙的藏族文化,你将被一种独特的传统首饰所吸引——阿龙藏族传统首饰,藏语音译,意为耳环。这些多为银制的耳环直径达三寸,是男子所佩戴的一种大型耳环。其独特之处在于,环的前面镶有珊瑚及松耳石,后面有钩,戴时轻轻挂在耳上。在甘孜、阿坝一带的藏族男子,习惯佩戴一大一小两个耳环,大耳环则戴于右耳。
谈及服饰,不得不提氆氇袍,这是藏族的一种宽大长袍,由名叫氆氇的手工纺制成的羊毛毪子、毛料及布料制成。其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多镶彩布或豹皮等,尽显藏族服饰的华丽与独特。
说到饮食,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仅是藏族的传统食品,更在拉萨的主要饭店作为藏餐亮相,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会抛撒糌粑,以示祝福。牛羊肉及奶制品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值得一提的是,藏族的饮料文化也十分丰富,包括酥油茶、甜茶及青稞酒等。这些饮料在藏族群众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谈到藏族的文化习俗,不得不提哈达。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等场合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分别代表蓝天、白云、江河水以及空间护法神和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
在这片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无论是服饰、饮食还是文化习俗,都展现出藏族人民的独特风情和深厚文化底蕴。来到这里,你不仅能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能深入了解藏族的文化和传统,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五彩哈达仅在特定的情境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献哈达的动作富有仪式感,双手捧着哈达,高举与肩平,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哈达与头顶平齐,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深深的祝福——吉祥如意。接收者会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
对尊者或长辈,献哈达者需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以示尊敬;而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在西藏,献哈达的行为十分普遍,甚至在人们互相通信时,也会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此表达祝福和问候。
哈达作为一种象征,其意义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有所不不同。在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祝愿生活愉快,生活幸福;在婚礼上,哈达寓意恩爱如山、白头偕老;在迎宾时,哈达表达的祈祷;而在葬礼上,哈达则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家属的安慰。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着多种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时,向西藏部落献上象征纯洁友谊的帛。这被藏族视为一种友好和祝福的礼节,并认为是从中原大邦传来的大礼节,因此沿用至今。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哈达是从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赋予哈达一些宗教含义,认为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其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糌粑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与北方的炒面有所不同的是,它是先炒后磨,不除皮。食用时,加入酥油和茶水搅拌,用手捏成团进食。这种用手直接进食的方式与印度人相似。由于糌粑吃法简单且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
藏历年期间,藏族家庭会在柜子上摆放一个吉祥木斗“竹索琪玛”,里面放满青稞、糟极和人参果等,上面还会插上彩脾。拜年时,主人会端出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一点糌粑向空中撒三次,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表示祝福。
在西藏的每个家庭,酥油都是每日不可或缺的食品。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现在则多使用奶油分离机。酥油主要是用来制作酥油茶,也可放在糌粑里调和食用或用于炸果子。
藏族群众喜欢喝酥油茶,制作时先将茶叶熬成浓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搅拌加热。待客人坐定后,主人会提起酥油茶壶给客人倒满酥油茶。客人需要先吹开茶上的油花再饮用,并赞美油和茶融合得非常好。热情的主人会不断添满客人的茶碗,直到客人告辞时才留下一点漂油花的茶底以示礼貌。西藏,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禁忌。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无论行走还是言谈,都充满了深厚的礼仪和敬意。
在这里,客人和长者总是被优先尊重。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友好的微笑,都在无形中体现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对长者的深深敬仰。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是藏族人民表达尊敬和亲切的一种方式,直呼其名则被视为禁忌。
当迎送客人时,藏族人民会躬腰曲膝,以表敬意。室内就坐,他们选择盘腿端坐,而不是双腿伸直。脚底不能朝人,避免东西张望,这是为了保持专注和尊重。接受礼品时,他们会用双手去接,赠送礼品时,则会躬腰双手高举过头,以示尊敬。
在藏族的文化饮食中,驴、马肉和狗肉是绝对禁止食用的。而在敬酒时,客人需用无名指蘸酒弹向空中,以祭天、地和祖先。轻轻呷一口后,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再添,直至一饮而尽,这是藏族独特的酒文化。
在饭桌上,他们遵循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的规矩。喝酥油茶时,只有等主人双手捧到面前,客人才可接喝。这些看似繁琐的礼仪,都是藏族文化中的闪光点。
这里的人们还有许多禁忌:不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这些民俗禁忌,不仅是藏族文化的体现,更是他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尊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步行走、每一句言谈,都充满了深意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