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一日游
旅游攻略 2022-06-02 13:21www.1681989.cn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最美石桅岩
与全国其它地方的景区相比,石桅岩不算大,溪水、岩石、山峰、栈道、亭阁……至多一天时间就可以游完。几次游石桅岩,都是在秋天。脑子里回想它的景致,感觉总是美的,这种美不好言说。论雄奇险峻,人文名胜,它都比不了那些大川名山。三山五岳,雄奇灵秀,各具特色。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早已闻名于世,与那些名山相比,这里的山不险、不奇、不雄、不绝,石桅岩的山独有一种俊美俏丽的风韵,更为精致耐看。山之不同,亦如人面,细微处需要慢慢品味。石桅岩景区美在自然,美在适度,美在和谐,浑然天成,不加修饰,不见斧痕,它是我见过最美的山之一。
进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峡谷中那块巨大无比的岩石——石桅岩,平地拔起,孤立眼前。它高306米,通体皆石,呈褐红色,岩顶分开,形成双峰并峙,比肩而立之态。岩体似刀削斧砍般耸立,恢宏伟岸,气势磅礴。令人惊奇的是岩石全部裸露,只有顶部生长草木,葱绿夺目,如玉石点翠,为其增色。石桅岩三面环水,它与附近的山峰拉开一定的距离,人们走近,更感觉到它的雄奇壮观。若是处于远处的山上,或与群峰相近相连,那效果就要差很多,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峰而已。
石桅岩远观,据说如船行水面,与扯起的桅帆相类。我去过几次,凝神观望,总觉得这名字有些牵强,也许与我的想象力匮乏、不了解船桅有关。进入景区,近距离临石仰望,石峰确是高大无比。山石山形,任凭人们想象,叫什么不重要,看着美就好。观景睹物重在心理感受,面对壮美奇景,游人自会感动,自有体味。景由心生,不管它像什么,天地间突现此石,我生出的只是震撼,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游石桅岩景区可分两路,步行船行皆可,两种方式我都走过,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韵味,最好是两者结合,步行进入,坐船返回,反之亦然,沿途风景尽揽,各种体验尝遍,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走陆路,沿山体的峭壁建有一条栈道,道路宽敞平缓,登高的阶梯不多,下面是水,上面是山,缓步而行,峰回路转,两岸美景尽收眼底。途中建有亭台可供游人歇息,且走且停,老少皆宜。景区不是很大,沿栈道步行,全程大约一个小时,一般游客不会感觉疲劳。除了景美,游着不累,是我到石桅岩的切身体会。
行至山顶处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一条不长的玻璃栈道,俯瞰脚下,谷深沟险,溪清石乱,立于崖边,身若悬空,胆小者不免心悸腿软,手脚冰凉。好在玻璃栈道只占路面的三分之二,靠山体一侧有窄路可以通行。全国各地景区修建玻璃桥道的地方不少,若论惊险刺激,这里不过是牛刀小试,点到而已。
回程,可选择坐船,在两山峡谷中的溪上畅游。景区由东向西型如9字,顶部是石桅岩山峰,下方转弯处便是小三峡。这名字起得烂俗,全国号称小三峡的太多,有拉大旗之嫌。不管它叫什么,这里的风景确是美的,河道弯弯,水声潺潺,两岸重峦叠嶂,峭壁不绝,山林竹木,郁郁葱葱。
石桅岩周边有九座比它矮小的山峰,环形拱卫,相分相离,众星捧月下更衬托出石桅岩孤峰独立之雄奇。九座小山形态各异,间距错落,高低有致,如同巨大的山石随便堆放在那,近看远观皆相宜,这些山若是一味地崇山峻岭,高耸云天,连成一片,石桅岩便掩没其中,没了味道。山的名字我记不住,上面林木繁茂,植被密布,但山体并不是单调的绿色,岩石裸露的地方现出山的本色,灰中带白,白中泛黑,深浅相间,变化多端,再加上树木杂草的绿色覆盖其上,真是景色怡人,妙笔难画。
溪边河床遍布裸露的怪石,大的数尺盈丈,小的不足一掌,它们在水中横七竖八,恣意无束,或卧或立,形状奇绝,变化多端。
观景,我以为还是自然的好,看的是山是水是风光,原始天真,和谐自然,不扭捏不造作,一经人为的修饰就假了。这里的山虽没有丰厚的人文景观,但我以为最好看的就是山的本身。石桅岩的美全在山水间。这山、这水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灵秀、静谧、精致。船行碧波上,人游美景中,看过石桅岩,何必慕三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虽非仁者智者,却喜欢温州的山和水,喜欢石桅岩的山和水。这里的山是美的,众峰林立,峭壁危岩、造型独特,姿态万千。但我以为,石桅岩除了山美,更美的应该是水,它是景区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地方。
山缺了水便无魂,山水总是连在一起的,如影随形,相依相伴。石桅岩三面环水,楠溪江绕山而过,水到了这里变得温软了,柔媚了,轻盈而俊秀,溪水弯弯曲曲,如少女婀娜的身姿,尽显妙曼窈窕的曲线之美。我以为,这里的水美就美在这蜿蜒变化之中,山峦多姿,溪水多彩,曲径通幽,变幻无穷。,赶上枯水期,船是没法坐的。我上次来的时候,水不多不少,领略了水的绚丽,水的美妙。
都说青山绿水,这里的水却不止一个绿字。船行江上,溪水随着光线的变化和水的深浅而呈现出多种颜色。水深阴影处,水或湛蓝或碧绿,两岸的山崖峰石、花草树木以不同的色彩投入到水的怀抱,掩映其中,浓淡相宜,水中的倒影如同彩缎轻舞,画卷慢展,让人竟不知是景在水中,还是水在景中。水浅光照处,溪水清澈见底,洁净如洗,水下的石头灰白黑褐、深绿浅黄,五彩斑斓,清晰可见。
水的特点自然是动,石桅岩的溪水宽窄不一,深浅不同。落差大处,涧深水急,溪水与石头撞击,浪花似雪团迸出,哗哗的水声传出,清脆悦耳,富有节奏,伴着两岸啾啁起伏的鸟鸣,在清幽、静谧的峡谷中,这声音此起彼伏,空灵回荡,有如天籁。此时此刻,身处此境,真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
石桅岩的水流视雨量大小或急或缓,我见到的平缓之处为多,有的如镜子一般平静,山影临水,草木倒映,微风过处,波澜不惊。四外景物,如真如幻,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谷深山幽,画意天成。这种意境,实在是人间难得的美景。
名山易得,好水难寻。如果说石桅岩的怪石奇峰是一颗颗光彩照人的珍珠,楠溪江就是一条晶莹华贵的丝带,将它们和谐地紧紧串连,浑然一体,熠熠生辉。它蜿蜒曲折,款款流淌,如诗如画,如醉如痴,向游人揭开一道道神秘的面纱。
溪水赋予石桅岩以生命,以灵魂。因为水,这里显得婀娜多姿,因为水,这里变得鲜活灵动。山水一体,山水交融,正是因为水的滋养,水的孕育,水的映衬,石桅岩如同一块美玉屹立在楠溪江岸边。
好山好水好地方,石桅岩有这样的好山好水,自然不愧是楠溪江沿岸最美的景致。
丽水街印象
温州永嘉流行一句话“不到丽水街,未游楠溪江。”悠远绵长的三百里楠溪江,景观星罗棋布,据说有一百多处,永嘉如同一座大花园,处处皆景,美不胜收,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说是丽水古街。
此丽水非彼丽水,与相隔百公里之外的浙江丽水市没有关系,与云南丽江一字之差,却趣味不同,景致相异。丽水古街属于楠溪江众多古村落中的一个,坐落在温州永嘉岩头村东缘的蓄水堤上,四周群山环绕,溪水潺潺。规模不大的蓄水堤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方便村民灌溉农田之用,堤上遍种花草树木,建亭修桥,没有屋舍建筑。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客商往来,歇息易物,住店吃饭,于是屋舍成片,商贾云集,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街道。
这是一条不长的古街,只有三百多米。依河而建的木制长廊,简单古朴,廊厦的顶部由木檩搭建,不做任何装饰,斜坡出檐,以遮阳避雨,便于人们行走。临河的一侧排列着九十多家店铺,石墙古屋,灰白斑驳,店铺多为二层,门面营业,后屋住人,虽然古旧简朴,保存完好,整洁异常。
曾经的繁华与热闹随着岁月的更迭而不复存在,只有这些百年老屋还保留着些许记忆,向人们再现着往日繁华的景象。
游走古村落,更多的是需要想象,让记忆回到过去,体味先民的生活状态。走在铺满鹅卵石的街道上,慢慢地走,细细地看,心底的苍凉油生。这每一间屋舍店铺会有什么故事?500多年的丽水街承载着多少传说?
街口,两台破旧的布满青苔的老水车有气无力地缓缓转动,像是沉重的叹息,叩问着时光的流逝。数棵古树之间两座苍老朴拙的木亭,如同古街的守卫,迎候着四方来客。一为“乘风亭”,一为“接官亭”。路边建亭原为供路人休息之用,“接官”则有迎接举子科场高中荣归故里之意。温州永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耕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出过数百名进士,永嘉学派、永嘉四灵,闻名遐迩,享誉中华。朗朗书声,乡野遍闻,“接官亭”便是这一传统的体现。它因位于荷花池畔,又名花亭。据碑文记载“花亭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因依荷花池得名。方形、八柱,重檐攒尖顶式木构建筑。天花用五层斗拱叠成八角藻井,隐喻五行八卦。层面垂脊8条,分别立有‘张果老骑白驴’塑像,脊段塑有‘刘海献钱’图案,结构严密,外观古朴典雅。”
亭子旁边不远处即是同样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丽水桥,又名“永乐桥”。桥不长,只有23米,宽仅3.8米。桥面由48块条石构成,桥下有三孔石柱支撑,与花亭遥相呼应,湖光山色,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花亭不大,石桥无栏,却古旧拙朴,历经五百多年而无损坏,尽显岁月的苍桑。
丽水街依河而建,修在丽水湖的堤岸上。湖我没有见到,想必是不大的塘而已。街旁的河不知其名,不宽、不深,也许叫溪吧。溪水清澈见底,波纹不兴,水面澄净如镜,两旁的屋舍树影倒映其间,水天一色,如真如幻,如一幅静美的画卷慢地展开。这种意境,实在是人间难得的美景。
河是弯的,沿街而建的街便也是弯的,我以为,丽水街的美便美在这弯弯的弧线上,有了曲线的变化,不长的街景像是一眼望不到边似的,若是直筒筒的一条直街,一目了然,那味道就会大减。街上百间古屋依河半环而建,便有了曲径通幽的感觉。
丽水街不像是景点,游人并不考试题库多,也许是我没有赶上旺季,十月的永嘉不冷不热,身着单衣即可,但这里的游人甚至比当地的居民还少,显得有点冷清。其实这正是我喜欢丽水街的原因。这几年游走各地,重建的、仿建的古街看过不少,人头攒动,喧声如潮,参观如同赶集一般,疲惫的身心何曾得到片刻的放松。丽水街不一样,安静有序,处乱不惊,像一个不施粉黛的乡下少女,不张扬,不做作,安详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古街上的商铺本不算多,零零星星还有歇业的,门板都没卸下。即使是开门营业的商铺也都是不紧不慢、有一搭无一搭地做着生意,即不揽客,也不吆喝,好像他们不以赚钱为目的,开店营业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几家小店门前驻足观望,货品多为本地的特产和小吃,店主人态度平和,面带微笑,脸上看不出急切推销的神情。几个老人坐在竹凳上喝茶聊天,顺便照看生意,偶尔抬头看两眼游客,精力似乎并不在意是否卖出货物。看得出,古街的居民过着一种闲适平淡的生活,他们习惯了这种慢节奏,喜欢这种慢节奏。
观景需要入静,丽水街的静正是我喜欢的。没有嘈杂的喧声,没有如织的人流,这样的古镇古街现在已经很难寻了。
古街不长,适合慢游,不急不缓地走在街上,远处,是蓝天、白云、绿树、青山;近处是古屋、石墙、木廊、灯笼,静若处子的古街,别有一番趣味在心头。
说到灯笼,我以为是古街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廊桥檐下悬挂着一个个红灯笼,长圆盈尺,绸布制成,它们排列整齐,恰到好处地挂在形如弯月的廊沿上,耀眼夺目,但并不艳俗,如同水墨画上出彩的点睛之笔,烘托出古街祥和喜庆的气氛。
走累了,可以依在临河的美人靠廊椅上小憩,看三三两两的行人慢慢缓行,听对面窗内传出的永嘉戏曲,咿呀有声,悠远绵长,韵味无穷。
古街的建筑都是保持完好、原汁原味的老房子。原木的门面古色古香,老旧的店柜不经雕琢,就连我们喝茶的木桌木椅,据说都是由古船木做成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街,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商业的侵蚀,没有人为的修饰,没有游人的袭扰,自然纯净,恬淡幽然,固守着自己的传统,沉淀着深厚的内涵。置身其中,摸一摸这些石墙、木栏,愰如隔世,似乎穿越到了过去的年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旅游景区不在于大小,关键要看有没有特色。
丽水古街居民悠闲、环境幽静、景色诱人,这是一块世外桃源,这是一处梦里家园,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