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旅游协会(陶然亭公园陶然亭)
陶然亭公园之陶然亭一览
B. 陶然亭之名源自清代康熙年间,由工部郎中江藻所命名。江藻在窑厂的慈悲庵内构筑小亭,灵感来源于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取其“陶然”二字为亭命名。此亭因此成为陶然亭公园的核心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历代文人墨客纷纷赞誉此亭,称其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前来游览。在清代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陶然亭享誉经久不衰,成为京都名胜之一。
陶然亭占地面积广大,由多个湖泊和七座小山组成,其中水面占据三分之一。园中风景如画,山青水秀,花红柳绿。湖光山色间,小桥流水,游艇荡漾,令人心醉。园内还修建了华夏名亭园,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著名亭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体验。
为什么肯定说是毕沅改的名呢?除了罗典诗的一条注以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毕沅曾任职湖广总督,常常游览岳麓山的爱晚亭一带。他与罗有着多年的深厚交情。在乾隆五十四年冬游岳麓山时,他写下了两首长律,对罗大加赞美,诗中甚至有“旧鱼重逢要夙愿”、“精神强胜廿年前”的感人表述。从情理上推断,亭改“爱晚”之名应该出于毕沅之手,而非袁枚。
《湖心亭》是杭州西湖四大名亭之一,位于西湖中央。它比三潭印月小,却大于阮公墩,共同构成“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历史积淀深厚,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在清代,“湖心平眺”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
湖心亭前身经历了多次变迁,从宋、元时的湖心寺,到明代振鹭亭、清喜阁。站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群山仿佛列队翠屏。清帝乾隆曾为亭题字“静观万类”,并留下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还有石碑,题着“虫二”,据说是乾隆御笔,寓意风月无边。
说到陶然亭公园,它位于南二环北侧,以亭为主,亭景结合是公园的建园方针。园内正好赶上公园海棠展,进入公园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随手用手机拍摄的照片都可以作为背景图使用。慈悲庵的工作人员态度亲切,让人感受到温暖。不过游玩时需注意避开高峰期,节假日人流量较大。
陶然亭公园内有多个景区值得一游,如盛春山房、华夏名亭、陶然佳境等。还有清代名亭陶然亭、建于元代的慈悲庵、坐北朝南的文昌阁、清乾隆年间建立的云绘楼以及金代经幢等历史遗迹。
陶然亭公园建于1952年,是一座融合古典与现代造园艺术的历史文化名园。公园的核心景观是陶然亭湖,平均水深1.2-1.8米,湖水清澈见底。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多项技术改善湖水质量,保障水体健康。绕湖走一圈的话差不多有2公里多,全园占地面积广阔。
陶然亭公园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