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周边有什么景点?
大足古号“海棠香国”,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是世界闻名的石刻之乡。大足石刻是对其境内摩崖石刻群的统称,共计70余处石刻造像,总计10万尊,其中尤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的保存最为完好。
大足石刻起源于晚唐,兴盛于两宋时期。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同时也融合了儒教和道教文化,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些石刻造像美轮美奂,璀璨夺目,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
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中,宝顶山石刻包括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几乎涵盖了佛教的所有经典内容,且以“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的形式将佛教典故民族化、生活化、世俗化,易于各类文化层次的旅游者欣赏和感悟。
宝顶山位于大足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海拔527.83米,是一处重要的佛教圣地。这里的造像工程历时70余年完成,是一大型佛教密宗道场的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刻势磅礴壮观,生活气息浓郁。其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北山石刻则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其人物造像个性鲜明,体态优美,装饰味浓。其中普贤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文殊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美男子”,数珠手观音像则被称为“媚态观音”。
石门山石刻是佛、道教合一造像区的代表,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石篆山石刻则是中国最早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区之一,其中6号龛儒家石窟造像“孔子十哲龛”世界少有。
南山石刻则以三清古洞为代表,共刻像421尊,在洞窟形制上体现了道教仪式中旋绕一法的运用。每一处石刻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在中国宋代的道教石窟中,有一处雕刻尤为出色,堪称精美绝伦,拥有无可比拟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这座石窟位于南山,古名广华山,地处大足龙岗镇南两公里之处,海拔高达五百一十四米,享有“南山翠屏”的美誉,自古便是大足十大景观之一。
南山石窟的开凿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年间,也就是公元1131至1162年。崖面长达八十六米,高度在3.5至10.2米之间。这里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神仙体系最为丰富、最为集中、最为完整的纯道教造像的所在地。15个龛窟内的造像,展现了大足石刻独特的书卷气息,成为大足石刻中的一处瑰宝。这些雕像不仅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纪道教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向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转变,更展现了道教的博大精深和古代艺术家们的超凡技艺。每一尊神像都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