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个“急需保护的非遗文化遗产名录”-是什么

旅游攻略 2025-03-25 12:45www.1681989.cn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探寻遗落的瑰宝:羌年、黎族纺染技艺、木拱桥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与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时光流转,历史沉淀。在岁月的长河中,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明珠般熠熠生辉。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遗落的瑰宝。

一、羌年

在遥远的十月,羌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年——羌年。这一天,茂县一带的羌族同胞有着特殊的规定,只有在没有成年人逝去的年份才能庆祝。节日里,人们制作各种形状的祭品,祭祖祈福,欢聚一堂。牛羌传统节日更是对耕牛的崇敬与感谢,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歌舞、祭品、祈愿,共同构成了羌年的美好画卷。

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从纺纱、染色、织布到刺绣,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龙被作为黎族传统织锦的精品,以其丰富的图案、绚丽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黎族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三、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木拱桥,古老概念的现代遗存,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的瑰宝。其营造技艺自宋代传承至今,是中国桥梁建筑技术的“活化石”。选桥址、建桥台、搭拱架……每一步都蕴含着传统技艺的精髓。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两地的木拱桥,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原料,使造桥技艺得到了流传与发展。

四、麦西热甫

麦西热甫是刀朗人的大型自娱自乐活动,是一种舞蹈和娱乐活动的形式。他们对音乐舞蹈的痴迷令人惊叹。麦西热甫有歌舞、游戏、说唱等多种形式,其中丰收麦西热甫最为常见。刀朗人的麦西热甫独特而具有特色,狂热、强烈、奔放。

五、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其制造技艺精湛,水密隔舱设计更是巧妙绝伦。这些船只不仅见证了历史上的航海繁荣,也是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的生动载体。

探访神秘的中国传统船只——漳湾福船

漳湾福船,一艘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船只。它的船身线条流畅,宛如舞动的巨龙,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而它的独特之处,更在于那“水密隔舱”的设计。

这项技艺用隔舱板巧妙地将船舱划分为互不侵通的区域,形成13个或8个舱室。这一独特的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领域的一大创新。它不仅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更为远航的安全保驾护航。漳湾福船继承了这一传统技艺的精髓,特征鲜明,一脉尚存。如今,虽然它已经成为一种濒临消亡的民间手工技艺,但却依然堪称中华绝活之一。这一技艺在蕉城区漳湾镇已经传承了600多年,许多造船民俗至今仍在传承沿袭。

再来说说中国的伟大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一技艺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和研究的结果。它首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挑选出单字,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字模可拆出重复使用。这一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技术革命。在2010年11月,中国的木版活字印刷术被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名单。对于那些努力保护、但仍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该名录为其提供了保护的平台。被列入名录的遗产,其所在国家需承诺执行专门的保护计划,并有机会获得教科文组织的财政资助。

最后要介绍的,是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伊玛堪说唱。这是东北地区赫哲族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一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采用叶韵和散文体的语言。这种艺术形式在传承赫哲族语言、信仰、民俗和习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11月23日,这一艺术形式在巴厘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备受瞩目。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上一篇:横店旅游开发的现状(横店旅游人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