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永登土司衙门旅游(兰州鲁土司衙门旧址)
一、兰州的鲁土司衙门旧址探秘
在红古区的海石湾公园旁,隐藏着一片历史悠久的鲁土司衙门旧址。这里,是探寻兰州古老文化的好去处。
二、鲁土司衙门的历史长卷
在陇上的元代遗韵中,永登连城的鲁土司衙门是最令人震撼的故事。这座衙门是明王朝为了安置元代宗室而设立的。据连城鲁土司家谱记载,这里的始祖脱欢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曾被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政事。当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时,脱欢被明军隔断,流落河西。后来,他降明并被安置在连城,成为永登连城鲁土司系的一世土司。尽管定居,但鲁土司及其部属们依然保持相当的战斗力,多次跟随明军出征。其中三世土司失伽因屡有战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鲁,名鲁贤。从此,一支元代宗室在甘肃落地生根。
三、永登鲁土司衙门的路线指引
从永登火车站出发,沿着玫乡路前行,经过滨河大道,再沿X123行驶,就能抵达鲁土司衙门旧址。全程大约64公里。
四、兰州永登县的十大景点——鲁土司衙门衙门
在兰州永登县的众多景点中,鲁土司衙门旧址是其中之一。这里由衙门、花园、妙因寺三部分组成,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还有如吐鲁番国家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等也是游客的热门去处。
五、甘肃订婚习俗与鲁土司衙门的故事
在甘肃,订婚习俗是非常讲究的。男女双方一般不见面,全靠媒人的牵线搭桥和父母之命。一旦同意联姻,便会在吉日订婚。订婚时,男方会带上衣物、点心等礼物前往女方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也在逐渐演变。而鲁土司衙门则是这些传统习俗的背景之一,这里见证了无数美好的联姻故事。与此下彩和结婚的过程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仪式。这些习俗的延续,让我们感受到甘肃文化的深厚底蕴。男方迎娶之日,必须准备至少两辆花轿,以选定的吉祥时刻出发,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在迎亲队伍中,要带上寓意感恩的礼物——“报恩索”,这其中包括送给女方父母的礼物、布料,以及象征幸福与财富的花馍馍、肉方子等美食和佳酿。
在民乐、大有、连城、通远等地(即原连城鲁土司衙门辖地),新郎迎娶时还需携带一只母山羊羔,以此献给当地信仰的家神“旮旯神”。传说若不献羊羔,家神可能会不悦,影响新婚的顺利。伴新郎迎亲的人数要单数,其中须有一名已婚女性,即“娶亲奶奶”,她需具备特定的属相,父母、丈夫、儿女齐全,寓意吉祥如意。
迎亲途中,传统习俗严格禁忌使用骡子作为轿力。新娘离别娘家时,需手执筷子转身抛掷,意在表明不带走娘家财物。女方会偷偷藏匿轿中物品,待男方女婿出钱赎回,增添婚礼的趣味与欢乐。新娘上下轿时,需有合属相的亲人抱扶,最好是舅舅,称为“抱轿”。
男方娶进门时,鞭炮声、锣声齐鸣,彩纸花洒身,驱邪避祸。此时不合属相的人需暂时回避。新房布置讲究颇多,如炕上需有合属相的未婚男子守床,窗户用红纸糊住,新娘入房时需破窗纸。房内藏有核桃、红枣,寓意团圆、早生贵子。
婚礼上,男左女右行礼,拜天地、祖先、父母及来宾。此时主持人会道出吉祥话语。新婚夫妇需给父母及亲戚长辈敬酒、磕头、赠礼。女方会为新婿准备衣物或鞋袜等,婚礼上由新娘弟妹或侄辈呈上试穿,同时有“掏腰包”的游戏环节。随后新娘家的喜客下面条,象征两人情深意长、白头到老。
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争夺先进洞房,认为谁先入洞房将来谁掌家。晚上则有闹新房的热闹场面,俗称“闹床”,气氛随便而开放。新婚后第三天,女方的父母或兄嫂会前来吃“三日酒”,并考核新娘的厨艺。新娘还需在麦场上给石磙磕头上香,之后方可出门。首次回娘家要趁早出门,避免被路人看见,且在娘家的居住时间不宜超过婆家。婚礼月内,男方需带酒礼感谢媒人。至此,一个盛大的婚礼才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