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相依,溪水鸣溅,薄雾轻笼,一对新人正在吉林省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果·宿”露营基地的木屋前拍摄婚纱照。新娘小叶说“没想到能找到如桃源仙境般的地方,我的婚纱照一定是最美的。”
“两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会来村里拍摄婚纱照,想都不敢想。”钱湾村村民高福军感慨地说。
2016年以来,太王镇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对钱湾村进行了规划和打造,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造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修复自然生态,谋划产业提档升级,钱湾村走上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道路。
整治环境 宜居宜养宜业
青瓦房、仿古墙、原木大门,东北风格的小院落沿山脚错落有致地分布,院子平整清洁,菜园绿意盎然,门前小河流水。钱湾村村民孙大爷欣喜地说“我家装卫生间了,政府统一给换了房瓦,新修了大墙和大门,规规整整,看着美,住着舒服。现在不少城里人过来溜达,还要给我钱,想在我家住两天。”
钱湾村夹皮沟果园里,刘金春正在给自家苹果树施肥。她的爱人丛培良负责往山上运送肥料,成袋的农家肥装上农用三轮车,两公里的山路,不到5分钟就爬上来了。丛培良说“你看这水泥路,平平整整,上山下山真方便。”“现在好了,果园路修好了,村里的路全是柏油路,跑起来那叫一个痛快,苹果顺顺当当就运出去了。”刘金春擦着脸上的汗水,笑着说。
近年来,修路、建桥,打造果园路、安装路灯,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拆除旱厕、安装室内卫生间……通过一系列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村积极组织开展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评选活动,以积分制树立勤劳改变生活的理念,通过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引导广大家庭和妇女积极参与活动。我们还按程序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对文明家庭进行表彰。村里还经常组织干部、党员开展‘清理母亲河’等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合力。”一位村干部自豪地对记者说。
太王镇镇长石学平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兼顾‘面子和里子’,钱湾村以院墙为界,院墙以内由村委会积极组织动员村民改造提升,院墙以外由村民改造提升,划清了人居环境整治责任边界,避免了原来有些村委会大包大揽、‘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里子’和‘面子’都美了。”
修复生态 美了绿水青山
村边小山下,溪水旁,一群老年人正在红歌对唱,几个老大爷拉着二胡、手风琴在伴奏,老人们的怡然自得引得山上的果农也跟着哼唱起来。
“这里空气清新,村民朴实,我们经常来搞活动,歌唱祖国大好河山。”从太王镇来的朴阿姨说。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周围的违章建筑、放牛养羊的都不见了。
自开展生态环境整治以来,钱湾村砌筑水坝、修复河道、清理河道垃圾,对全村进行美化绿化,道路两旁种上银杏、柳树,还植草皮、建花田,打造了鸢尾花等四片花海。杂乱的柴草垛一直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难点,为破解这个难题,太王镇党委书记贾云飞想到了一个点子,给柴草垛“穿衣戴帽”,将杂乱无章的柴草垛集中规范在统一地点,利用稻草进行了苫盖,原本杂乱的柴草垛成了一道风景。
看到家园的新变化,村民们不但自觉加入了整治队伍,还改掉了一些多年的不良习惯,随便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清扫街道的多了,生态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如今的钱湾村,潺潺河水两岸绿草茵茵,漫山遍野的苹果花、梨花竞相开放。
提档升级 赚得金山银山
美丽舒适的乡村环境,可谓一步一景。来游玩、采摘的客人多了,镇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带领钱湾村的村民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太王镇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明确了全镇“一体两翼”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其中钱湾村为该规划中的“一体”。
在镇政府的扶持下,钱湾村围绕“产村相融”“城乡共融”“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采取政府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参与的原则,围绕“民宿、农家乐、采摘”这一主线,鼓励村民发展农业休闲游,全村旅游产业由小变大,涌现了多个精品民宿。
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又做起了水果采摘和水果深加工的文章。钱湾村夹皮沟建起采摘园50多个,开发了水果煎饼、果干、果宴等系列产品,果农收入大幅提高,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村民们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村委会干劲更足了。村委会带领村民采取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不断增强水果产业对外影响力,扩大销售渠道。村里与多家企业、电商合作,进行果树认养和网络销售,钱湾村的旅游路越走越宽。2020年,钱湾村共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万元,村集体收入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