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港酒店集团:“四张牌”促进快速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酒店行业产生严重影响。疫情期间,浙江天港酒店集团有限公司也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存考验,集团旗下15家酒店全部暂停营业(除部分门店外卖继续营业外),2000余名员工基本待岗,472名员工在宿舍留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和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集团全员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通过动员引导、创新举措、集体协商,等方式共渡难关。
一、迅速行动,积极引导,制定并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一)制定预案,落实责任。面对疫情,集团迅速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管理公司总经理为副组长、各分店和物业公司总经理为责任人的应急小组,制定防控预案,在食品安全、环境消杀、人员防控、疫情处置等方面明确工作职责要求,落实责任追究,强调把顾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
(二)人员排查,防护保障。集团实时跟踪每一位员工的动向,随时更新信息,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安排仍需在岗的员工购买防护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并对单位各区域进行消毒。员工上下班必须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对住宿员工采用封闭式管理,做好食宿安排,公司提供打包分装好的盒饭,每日送到宿舍,阶段性派人到超市帮员工购买生活用品,减少外出感染的风险。
二、集体协商,创新举措,达到统一思想和行动的良好效果
(一)统一思想,全员引导。疫情面前人人有责。去年1月25日,董事长向全体员工发出应对疫情的倡议书,指出疫情导致经营下降严重,集团对上班人员作暂时性安排,但明确员工休息期间仍会确保食堂和住宿服务,引导全员要统一思想、攻坚克难,共渡难关。去年2月8日,董事长发出致所有员工的一封信,强调员工是企业最珍视的财富,勉励大家坚定信念,化危为机。倡议得到了集团全员积极响应以及宁波晚报、东南财经等主流媒体的关注。
(二)一事一议,创新机制。针对此次疫情的特殊情况,从企业大局出发,围绕如何战新冠疫情、抗经营风险,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工会组织及时沟通,并于去年1月29日召开各层级员工代表大会,协商疫情期间调整用工及计酬的临时性应对办法。通过协商,最终在员工薪资、休假、工作安排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协议。会议形成的意见通过线上办公平台告知所有员工,也得到了员工的认同。
(三)在线学习,提升能力。复工推迟,但停工不停学,天港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开展线上学习,一是通过学院自有线上学习平台,开放各方面的学习资料;二是与第三方线上学习平台合作,学习其他培训机构推出的相关课程;三是积极开展线上直播培训,以视频、图文相结合方式,在直播群内与学员连麦互动、群内交流、在线问答,使在线培训可视化更加生动。这些形式不仅提升了员工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宣传优秀,加强报道。为了及时宣传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抗“疫”先锋,集团策划了抗“疫”先进人物和先锋团队专题报道活动,把坚定履行岗位职责、坚守企业诚信服务核心价值观,挺身而出、不畏艰险、主动奔赴危险防疫战场等先进员工的事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三、复工复产,稳中求变,打好“四张牌”
(一)“安全牌”。集团在疫情发生后,把客户和员工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宣传动员、视频培训等,强调安心入住、放心用餐的服务理念,并发布了严格的清洁标准加大公共区域及客房的深度消毒频率;公共区域设立消毒站点,方便客人洗手或擦拭电梯按钮;员工体温测试,佩戴口罩并与客人保持社交距离;机器人迎宾及送物;提供更开阔的就餐环境以及推行公勺公筷等。这一系列保障措施既为酒店经营提供了安全保证,也为客人提供了安全感,促进了酒店复苏的进程。
(二)“便捷牌”。在堂食尚未开放时,集团推出“悦小厨”酒店外卖。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集团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做出菜单调整,在保证餐饮品质的做出了许多创新。
集团加强线上宣传。在去年5月1日,上线了集团自有小程序,推出了订餐订房优惠促销活动,为客人提供更便捷的预订渠道和实实在在的优惠。
(三)“活动牌”。疫情防控期间,集团推出了多项线上营销活动为酒店常住客人推出回馈活动,加强客户粘性;推出用餐“安心卡”,追踪食品安全;调整运营模式,推出“净菜+加工”的新消费形式。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多家天港品牌酒店的餐饮进入外卖平台的好评榜。
作为宁波区域酒店行业的领军品牌,集团积极推广宁波信用分——天一分,并推出凭借天一分可以同步享受集团推出的各项优惠活动。
(四)“直播牌”。集团借助第三方及自有直播平台拓展新渠道、新客户、新订单。去年3月,酒店与宁波喜事婚庆公司举办的云端婚博会现场就订出了112桌,收入50余万元。酒店自己推出的天港禧宴线上直播30分钟,直接成交8单,咨询单更是高达50多份,并收获7万余点赞。这些都为集团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营业秩序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本栏目文章选自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编写的《星级饭店管理与服务典型案例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