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让民宿长出“诗和远方”的翅膀
近日,安徽省潜山市召开民宿协会筹备会。这是潜山市继发放首批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推进民宿业规范发展又一项举措。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潜山民宿产业正逐步走上规范管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从“老房子”到“打卡点”
说到潜山民宿,不得不提及天柱山陌上·海心谷的业主张家国——潜山民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22年6月,海心谷开业,这家由闲置茶厂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包括一栋二层的海心楼和三栋独立悬崖木屋,前有万亩竹海、后有百亩茶园,对于喜爱放松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近在咫尺的桃花源。一时间,海心谷名声大振,成为“打卡点”,引爆“朋友圈”。
3年的时间里,一批老房子改造成的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成长出以海心谷为代表的山水景观型、以陋室邂逅为代表的老屋度假型、以陶田·遇为代表的乡间野趣型、以逢上花屋为代表的传统村落型、以清然居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型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环天柱山民宿集群。
“回望这3年发展,差不多是一年一个台阶。从民宿老板自发经营,到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从注重室内环境和个性体验的单体运营,到注重联动开发和多业态经营的民宿集聚,潜山民宿不断提质提标。”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项目产业科科长汪正南介绍。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在潜山民宿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潜山市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市委常委领衔主抓的推动机制,出台《潜山市促进民宿规范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召开促进民宿发展现场会,确立“高端民宿做优、中端民宿做强、低端民宿做精”的工作思路,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式,推动民宿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
为帮助民宿业主解决实际困难,潜山市还出台了《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若干政策》,对精品民宿按经营面积分级补助500-2000元/平方米。加强银企沟通交流,设立“旅易贷”,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民宿主“融资难”问题。
“由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牵头,会同公安、消防、市监、住建等部门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试行)》等相关标准,进行现场指导和验收,破解民宿发展过程中的审批、办证等难题。”据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江旵东介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潜山市在全省率先创新机制、优化流程,通过联合审批,为11家民宿发放了《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从“住宿地”到“度假地”
粉墙黛瓦、潺潺流水,一栋栋老房子正无声地诉说着历史。走进屋内,呈现眼前的是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舒适宜人又温馨。来自合肥的陈女士和4位姐妹正在宽大的茶台前喝茶聊天,十分开心。“我们在这里过了3天慢悠悠的生活,天气好就出去走走看看,天气不好就窝在这里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这种感觉太好了!”
“最早来住民宿可能就是客人看山望水、放空身心;可现在不行,我们要做的是让客人有东西玩、有东西吃,从而肯花时间留下来。”怎么样才能让游客留下来?张家国指着海心谷二期——海心花谷效果图介绍,在完善现有的海心谷民宿的整体规划基础上,将农事体验、休闲娱乐、手工作坊、绿色餐饮等深度融合进去,通过“民宿+”的方式,让游客获得有土味、有质感的生活。
如今,民宿已成为潜山全域旅游一张靓丽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因民宿来到潜山、爱上潜山,,一大批有情怀、有能力的投资商和乡贤到潜山创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