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帮扶共建工作(旅游帮扶共建工作汇报)
旅游帮扶共建与创建工作进展汇报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主持下,国务院常务会议于5月6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汇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些政策的效果,会议深入探讨了完善和推广相关政策的途径,旨在稳定企业并保障就业。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和各部门迅速响应,推出了涵盖八个方面的90项精准有力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增值税减免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交通、餐饮、旅游,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8年;社保费用减免达6000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惠及超过8400万职工;收费公路通行费免除超过1400亿元,电价气价降低为企业减负670亿元。降准释放资金达1.75万亿元,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超过2.85万亿元。这些措施积极成效显著,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水平,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稳步回归常态。
会议强调,做好“六保”工作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要细化落实已出台的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确保企业真正受益,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基本民生。扩大内需战略也是重中之重,要促进消费回升。针对疫情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要优化营商环境,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准入障碍。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针对当前形势和企业需求,会议进一步要求及时完善和推广相关政策。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允许其延缓缴纳所得税,延长疫情防控相关税费政策的实施期限。对于地方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也做出了具体部署,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产生实效。强化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措施,为保持就业岗位稳定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1. 全域旅游示范区命名与表彰
经过公示的流程,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认定了一批单位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于地级创建单位所辖区县,其表现将作为整体认定的重要参考。只有在辖区内70%的县级单位通过验收后,地级创建单位才会得到命名,这一流程体现了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域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
2. 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度解读
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核心理念,以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增收致富的步伐。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强调“识贫”、“除贫”、“治贫”三个核心环节。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确保应扶则扶、不应扶则不扶;着力消除贫困根源,确保帮扶到位;深入挖掘贫困根源,推动扶贫工作走向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3. 帮扶共建活动报告展示
我们的扶贫工作秉持着扶持贫穷、接济困难的原则。通过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我们努力改变贫困面貌,用实实在在的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群体的实际需求。每年的6月30日,我们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确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我们向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发出了扶贫济困的倡议,号召大家共同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社会精神。在端午佳节之际,我们更是深入农村,与帮扶村对接,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响应市委、市加快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号召。
4. 旅游帮扶共建工作汇报材料整理
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强化牵线搭桥,搭建起有效的工作平台。通过合理调整包村领导及驻村干部的配置,我们促进政策宣传与群众关系的和谐。各村向驻村干部介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驻村干部则深入实地调查核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帮扶计划,强化联系沟通,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牵头的督察工作组不定时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驻村工作实效。我们通过信息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为不断深化工作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5. 旅游扶贫调研报告范例
回溯至大约1994年,旅游扶贫的概念应运而生。当时贵州开发的18个民族村寨中,部分如西江千户苗寨逐渐崭露头角。西方游客更偏爱民族村寨的东线之旅,而亚洲及国内游客则更钟情于黄果树等自然风光的西线之旅。这一时期的旅游扶贫工作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