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庭工作职责(旅游巡回法庭职责)
旅游巡回法庭的职责与功能
一、旅游巡回法庭的职责概述
巡回法庭作为法院为方便群众诉讼而设立的制度,旨在定期或不定期到特定地点受理并审判案件。对于派出法庭而言,其不仅负责审判业务和日常管理,还要对基层党建工作负起责任。诸如“马背上的法庭”、“渔船上的法庭”等创新形式,巡回审判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司法体系的优化,旅游巡回法庭也逐渐崭露头角。
二、旅游巡回法庭的职责范围及规章制度
庭长的职责在于全面领导全庭工作,确保案件质量,严格管理团队成员,贯彻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及规章制度。他们需要带领全庭人员贯彻落实政治及业务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副庭长则协助庭长履行上述职责,共同推动法庭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法庭审判工作中,流程包括起诉、审查立案、受理、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宣判、上诉、移送评查和归档等步骤。这些步骤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公平和高效处理。
三、发挥旅游巡回法庭的功能
对于当事人直接向巡回法庭上诉的案件,巡回法庭应当及时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和答辩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连同全部案卷进行进一步处理。
四、关于成立旅游巡回法庭的通知
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建设旅游强国而设立,其标准涵盖了四个基本标准和八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四个基本标准包括旅游业对经济的综合贡献、建立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公共服务建设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而八个方面的验收标准则涉及地方推进力度、旅游业发展情况、旅游产品特色等多个方面。
为更好地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各地纷纷推进旅游发展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改革和旅游综合执法改革。其中,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成为重要举措,以加强旅游领域的法治建设,保障游客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旅游统计改革的深化与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构建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推进数据统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以旅游用地政策为核心,涵盖用岛、用海、荒山荒坡利用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也被提上日程(10分)。全域旅游规划改革也将多规合一,推动创新发展(10分)。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等也将同步进行,旨在创建国家旅游改革先行区以及各级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旅游改革试验区,最高得分可达20分。
(二)全域旅游的重视程度(130分)——建立推进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包括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以加强党委或主要领导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推动力度(共75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办,并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创建的文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旅游发展(共55分)。
(三)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考量旅游业对当地GDP、就业、农民增收、财政税收以及脱贫的综合贡献程度。旅游业发展水平及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程度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指标包括: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15%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的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的10%左右。
(四)旅游产品魅力与市场影响力(120分)——评估核心吸引物的特色与号召力,如4A、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0分)。同时考虑年接待游客数量、过夜游客的比重,以及旅游产品业态的多样性、丰富度、空间覆盖度、空间组合度和时间组合等因素。全域旅游品牌的整合宣传推广力度及品牌知名度也是重要的打分点。
(五)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评价(130分)——主要考察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体系、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等的完善程度。旅游标识体系与自驾车服务体系也是评价的重点。
(六)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及新业态水平(130分)——评价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文化娱乐休闲、交通服务、导游服务等配套服务的完善程度,以及旅游+新业态的发育程度。
(七)旅游安全、文明与游客满意度(120分)——重点考察旅游安全状况、市场秩序、文明旅游程度和游客满意度。
(八)资源与环境保护——强调旅游资源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区承载量控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绿色旅游认证以及旅游企业的节能减排等。
第十三条,巡回法庭内部设置有廉政监察员这一重要职务,他们专职负责巡回法庭的日常廉政监督工作。而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局也不遗余力地对巡回法庭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廉政监督,包括受理举报投诉、查处违纪案件、开展司法巡查和审务督察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司法公正、廉洁的阳光普照。这种内外结合的监督方式,为巡回法庭的公正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