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春节的民风民俗

江苏旅游 2025-03-24 22:15www.1681989.cn江苏旅游景点

在中国传统节庆中,春节无疑是最热闹、最受瞩目的节日。作为农历新年的开端,它承载着岁末年初的喜悦与期盼。

一、贴门神、春联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购置春联、门神,为新的一年装点门户。这一传统源自古代,明朝朱元璋更是大力推广,使春联成为独特的民间艺术。潮汕地区的春联,不仅继承了中原的传统,还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人们通过春联表达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如“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其中,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更是名扬四海。在潮汕地区,春联中的“春”字还寓含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以及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二、吃团年饭

在除夕之际,家庭住宅焕然一新后,主妇们便开始准备丰盛的团年饭。团年饭意味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连故去的祖先也不忘祭拜。祭祖仪式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刻。无论平时有多少矛盾,此时都应欢声笑语,共享欢乐。晚餐后,女主人会款待客人,献上美味的潮汕小吃,泡上一壶香醇的工夫茶。

自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后,潮汕人民开始忙碌地准备过年。大扫除、重新布置、蒸制各种粿品、购买年货新衣、理发美容……一切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会宰杀禽鸟、购买祭祀物品。午后,全家都要沐浴更衣,祭祖先、贴春联、挂灯笼。晚上设炉吃团年饭,家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必须回家团聚。长辈会给小辈发“压岁钱”,小辈也会给长辈送红包。这一天不能吵闹,不能打破器物,若不小心打破则要说吉利的话来弥补。家中的水缸、米缸都要装满,寓意年年有余。通宵灯火,家家户户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

农历正月初一是岁首春节,俗称“过年”。清晨,家家户户都穿新装、燃放鞭炮、祭拜天地祖先。接着是热闹的拜年活动,父母带着儿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互赠大桔寓意吉祥。主人家的茶几上也会放着大桔、橄榄、糖果迎宾。客人进门时互说吉利话,主人请客人品尝茶点并互换大吉,还要给小孩发红包。然后主人设酒宴款待客人,俗称贺正。

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春节在潮州是个备受尊崇的日子,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禁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相信通过遵循这些传统习俗,可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春节期间,潮州的家庭会避免进行清扫和洗涤工作,尤其是涉及钱银的,因为人们害怕这样会使得财富流失。用餐时也有着特别的讲究,长短筷的使用需得谨慎,因为相传如果随意使用,可能会在人生的旅途上遭遇阻碍,难以搭乘前行的船只。更令人瞩目的是饮食方面的禁忌,比如避免喝粥或饭汤,因为据说这样可能会导致出门时遇到雨天。

春节期间,人们也避免说出不吉利的话、避免争吵和斗殴。如果一家的孩子对另一家孩子有所冲突,家长们会十分重视,会送上大桔以示道歉,并祈愿对方能够化险为夷、逢凶化吉。这些传统习俗,体现了潮州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和对吉祥如意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淡化。比如解放前,潮州有“游灯”的俗称“游老爷”的习俗,民间会以潮州大锣鼓或舞龙舞狮等方式给社会名流拜年。然而解放后,这些传统习俗逐渐被文体娱乐活动所取代。如今,城乡各地更多地是自娱自乐地举行游彩旗、锣鼓、舞狮等活动,同时也有猜谜、象棋、篮球等比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弘扬了传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潮州人民对军队和民众的深情厚谊始终如一。各级开展的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正是这一情感的生动体现。这些活动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