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课房”上线看酒店创新之路该如何走
近段时间,因本土疫情波动,多地宣布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不少“双职工”家长面临留娃独自在家无人照看的难题,“托娃”需求明显上升。此时,一些酒店“网课房”套餐纷纷上线,其中一系列精准服务,让很多家长动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关于酒店“托娃”的讨论一度登上了各大网络媒体的热搜榜。那么,“网课房”市场潜力究竟如何,面临哪些待解难题,该产品能否成为酒店的新细分市场?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现象——
一度刷屏的“网课房”抓住了谁的心?
3月17日,首批“网课房”套餐登陆携程平台。3月18日,“网课房”套餐的搜索量较前一日增长超过200%,咨询量和预订量持续上涨。携程平台上的“网课房”套餐价格从588元到11664元不等,包含的产品既有连住数晚,每日配餐不重样、休闲娱乐丰富多彩的高性价比套餐,也有服务时长10小时,吃、住叠加全程伴读的常规酒店套餐。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酒店推出的“网课房”套餐中,网课协助和营养美食成为标配,部分酒店附赠丰富的娱乐活动。,“网课房”套餐均有过期退、随时退、无损退的保障。
3月17日,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推出了“神兽”安心网课大礼包。售价818元/间夜的“网课房”套餐,除网课礼包外,还包含2份早餐和1份中餐。而在疫情发生之前,同等房型的价格是799元/间夜,不含餐。
该酒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礼包中的全程网课协助服务,属于“全托型”服务。从8时至18时,除网课时间外,其余时间都有专门的伴读人员在孩子身边陪同。伴读人员的性别、专长等可以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定制。上网课期间,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伴读人员会退出房间,待网课结束后,再为孩子提供客房送餐、辅助阅读课外读物等服务。
据了解,套餐推出后,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几乎全员在岗待命。“带娃入住最好提前一天告知对于伴读人员的要求,并准备好课外读物、玩具和注意事项清单。”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接到大量关于“网课房”的咨询,其中多位家长咨询后马上下单。
记者发现,尽管部分“网课房”酒店套餐会安排专人陪同,,多数产品采取的仍是和家长“换班”的方式。如携程平台上的“网课房”套餐,提供全程陪同的酒店不足10%;超过80%的酒店要求孩子入住期间,必须有监护人在身边陪同;部分酒店在孩子与家长入住后,会安排专人每隔1到2个小时进入房间看望,每次停留15到20分钟,其间允许监护人离开酒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网课房”套餐附赠的娱乐活动,让家长获得了短暂放松。如有酒店所提供的套餐中不仅包括网课陪护,还安排了慢跑引领、音疗课程、下午茶等活动。考虑到部分作业可能需要打印,还有酒店的套餐中,包含免费打印50页A4黑白文稿的服务。,将小小消防员或家务小能手体验课加入套餐中。除一日三餐外,还有晚安牛奶、免费图书借阅、免费钢琴练习等项目,对家长来说,增添了遛娃乐趣。
不仅是上海,南京也有多家酒店推出了“托娃套餐”。谈及套餐的最大特点,南京紫金山庄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鲍冠君介绍,酒店没有托管、托育资质,,套餐主要针对6岁至17岁的孩子,提供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紫金山庄在2007年便推出了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一人服务全流程’‘细意浓情,感动宾客’的服务理念是客人一直认可的。此次推出的套餐也是基于酒店在近两年推出夏令营、冬令营产品时,积累了大量服务孩子、与孩子沟通的经验,,该套餐推出不到一周,已有十多位客户预订。”
酒店的疫情防控措施能否到位是客人最为关心的。对此,鲍冠君介绍,紫金山庄酒店始终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对进入酒店的每一个人都要核验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和行程码。,酒店也在近期暂停了非预订人员进入酒店区域的接待。
关注——
酒店“托娃”合规、合算、安全吗?
前不久,张女士预订了上海某酒店的“网课房”,她特意选择了有专人陪护孩子学习的管家式服务套餐。几天入住下来,张女士对于该产品表示比较满意,一是一天三顿的儿童餐品类比较丰富,周一至周五不重样,并且有品质保障,二是学校布置的课程学习孩子没有耽误,还可以在套房里放松娱乐。“如果酒店能够邀请专业资深的育儿专家,让孩子在酒店一天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就更好了。”张女士建议。
尽管酒店为了让“网课房”更加有吸引力纷纷给出了高折扣,一些工薪阶层人士依然认为不划算。
“‘网课房’入住三至四晚动辄几千元的价格把我劝退了。”家长左女士说,孩子通过网课学习毕竟和假期全家“宅酒店”度假性质不同,相对而言,孩子居家生活会更方便,也能保障防疫安全。
采访中,也有多位家长向记者表示,如果“网课房”的套餐中,没有专人陪伴孩子学习娱乐的选项,就失去了这个套餐的意义。
在业界看来,现阶段因受疫情影响酒店入住率大幅下降、餐饮收入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通过推出“网课房”开拓新市场是积极之举。,酒店毕竟不是专门的育儿教育机构,对于其是否有能力提供少年儿童照看服务,社会各界存在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网课房”的防疫安全是否达标,看护人员能否尽心,照看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此类产品会否以看护之名行培训之实、有悖国家“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各方也在提醒酒店“创新莫跑偏”。
目前,全国多地中小学生仍有不少通过网课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记者从多个OTA平台了解到,上海、南京等地的“网课房”套餐依然在售卖,虽然订单不多,但仍有成交量。既然有市场需求,那么,酒店如何让家长安心成为解锁问题的关键。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认为,保证孩子的安全是首要问题。酒店毕竟是一个人员复杂、出入较多的经营场所,所以要保证孩子所处环境的绝对安全。在做好防疫保障安全的,应启动相关保障措施,不出现任何危险物品,避免孩子发生意外。酒店还需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娱乐场地,并做好相关消毒措施,适当控制场所活动人数,确保人员流动可控,孩子活动安全。
在资深酒店收益管理专家祖长生看来,对酒店服务人员进行儿童及青少年看护的专业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服务人员应从儿童心理学方面入手学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专业服务。酒店还应建立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品控标准,确保各项陪护工作的规范性。
也有业者提醒,酒店“网课房”如提供托管服务,是否需要取得未成年人托管机构资格,这需要视各地有关部门的要求而定。比如,广东中山市出台的《中山市未成年人服务托管条例(草案)》就明确要求,开展未成年人托管服务需要取得行政许可,许可的条件包括场地设置、建筑面积、人员配比、建筑安全等标准。
对于酒店“网课房”的定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彬认为,关键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性价比能不能让家长心动,也要考虑酒店所处区域人群的整体消费水平。
“酒店要意识到,创新产品要想获得不错成效,就应在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需求上多下功夫,及时进行服务升级,在安保、餐饮、陪护等方面精益求精,给孩子更好保障,给家长更多安心,才能让‘网课房’叫好又叫座。”有业者建议。
延展——
“花式创新”的市场驱动力在哪儿?
“网课房”市场潜力究竟如何?在大部分业者看来,“网课房”只是疫情影响下,特殊时期的“特殊产品”,是疫情催生的临时性产物,市场潜力仍有待观察,消费人群也尚需培育。
“目前,‘网课房’产品具有教培属性,有一定的门槛,对酒店来说可进入性差且稳定性弱。再加上市场需求不高,获利性相对较低。”祖长生说,,从另一角度来看,“网课房”可以作为阶段性产品进行开发,并获得部分收益,就像中考房、高考房一样。
采访中,也有业者表示,虽然“网课房”不同于全家互动的亲子产品,,作为针对孩子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比如,酒店可以与周边社区增加更多互动。”李彬建议,酒店有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无论是卫生防疫、食品安全还是对客服务都有较强的优势。对于社区来说,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也有“托娃”的需求。在获得一定资质后,酒店可以围绕这个需求,合理设计,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比如打造更多富含创意、趣味性高的体验活动。“酒店想要设计出市场认可的产品,就需要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酒店也要找准定位,明确产品的边界和范围,有选择性地与一些相关机构进行跨界合作。”李彬提醒。
“‘网课房’今后有望从单纯照看孩子吃住,延伸到亲子教育、科普旅游等多元化产品。”张祖群建议,酒店在延展设计此类产品的时候,可以考虑目前家庭的不同消费需求,除了一对一服务外,还可以推出小组式的“托娃”产品,酒店也可依据照看天数、孩子数量、照看需求等推出相应的优惠方案。
李彬建议,如今,“多孩”家庭以及组合出游的家庭逐步增多,酒店应通盘考虑,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酒店还可以与周边的社区居委会、中小学、相关培训机构建立联系,形成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客人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寒暑假是很好的契机,酒店可以在此期间推出组合产品。
业者们纷纷表示,“网课房”是酒店希望突破市场的一个新尝试。疫情常态化下,不断优化产品,寻求新的细分市场,在未知中寻找确定性,是酒店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祖长生看来,酒店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细分市场进行探索。比如,面对人们对于本地市场的休闲度假需求,城市中具备条件的酒店应着力优化康体设施,推出游泳、网球、保龄球等运动项目,让被疫情“憋坏”的客人在城市中即可体验到别样的休闲空间。,一线城市有着较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他们在市内上班,居住在郊区或周边的其他城市,一旦出现疫情,可能暂时无法返回居住地,会选择到酒店住宿和办公,这同样形成了细分市场。对于酒店来说,此类产品相对于“网课房”有更大的潜力,因为酒店已经形成了服务成年群体的成熟产品。
在张祖群看来,除了“网课房”,很多酒店也推出了亮眼的创新案例,宁波东钱湖华茂希尔顿酒店钱湖阁中餐厅推出星厨上门服务,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推出“安心外带”服务,宁波春晓世茂希尔顿逸林酒店推出“绿野仙踪野餐烧烤套餐”,不仅为客人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也为行业提供了良好参考。
打胜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尚需时日,酒店业对新业态新产品探索的脚步也不曾停歇。但可以肯定的是,酒店已从单纯的住宿空间转变为可塑性强的多元消费场景。
(采访组成员赵垒 邰子君 王玮 唐伯侬)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多位业者为酒店的勇于创新点赞。无论“网课房”是否能发挥出好的市场效果,都是酒店人在疫情冲击挑战之下,奋力自救的新作为。如果没有创新的激情,市场也将失去生命力。
有人说,酒店“网课房”只是行业进一步突破本地市场的开始。事实上,被疫情困扰的这几年,酒店人一直在不断思考盈利的新边界。从进军大众餐饮市场到开设电竞主题房,探索剧本杀市场,推出假期“宅酒店”产品,酒店不断尝试贴合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链接新内容,融入新产品。这样的“酒店+”让市场充满惊喜,为酒店挽回了一部分疫情期间流失的客源,也补充了新客源。
疫情的挑战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酒店创新的催化剂,像“网课房”这样的探索还会继续。酒店人也通过持续尝试,变得更加成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提高敏感度,快速找到突破口和新的细分市场及目标客群,并把准备工作做充分,真正实现精准营销。
酒店的创新探索,从本质上说是希望重构酒店与消费者关系,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体验,为酒店带来更多盈利空间。但这一切都是要以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保障作为基础,因为“走心”的设计最动人。
本土疫情在多地的波动,让今年的“倒春寒”格外难过,但大多数酒店人都不愿轻易和这个春天说再见,国家及各地有关部门的扶持政策也在此时应声而来。记者相信,正如一位酒店业者所说“只要我们想方设法撑过去,百花齐放的盛景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