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旅游之城,犹如骏马奔腾,充满活力与朝气,正如那“马踏飞燕”的标志所象征的,代表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文章概述: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包括其历史背景、设立情况、意义以及在不同旅游城市的应用等。这一标志不仅代表了中国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马踏飞燕的普及与设立
在中国,共有337座城市设立了“马踏飞燕”的标志,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象征。这一标志的设立源于国家旅游局对创优城市的验收,标志着这些城市在旅游业方面的卓越表现。
二、马踏飞燕的起源与命名
马踏飞燕,起源于东汉时期,是青铜器艺术的瑰宝。其形象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选中,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而关于其名称,如“铜奔马”、“马超龙雀”等,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一艺术品的热爱与尊敬。
三、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
马踏飞燕不仅是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更是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厚底蕴的体现。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展现了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丰富性。
四、马踏飞燕在城市旅游中的应用
在中国的各个旅游城市中,都可以看到马踏飞燕的标志。无论是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还是县级市,都有这一标志的身影。这也体现了中国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
五、马踏飞燕的艺术价值
从力学角度分析,马踏飞燕的设计巧妙地找到了重心落点,展现了其独特的稳定性。这一艺术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更是中国青铜艺术的瑰宝。1986年,更是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六、总结
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见证了中国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一标志在城市旅游中的应用,更是展示了中国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发展。马踏飞燕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旅游的代名词。“马踏飞燕”是一件闪耀着东汉光辉的铜奔马雕塑,被誉为国家的珍宝级文物。自1986年以来,它就被尊崇为国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了2002年,它更是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彰显了其在文化遗产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铜奔马以其独特的设计成为了我国旅游界的标志性象征。在1983年,当国家旅游局在寻找代表中国旅游精神的标志时,这件铜奔马雕塑因其“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姿态而备受瞩目。这种精神与当时加速发展中国旅游业的规划和愿景不谋而合,使其成为无可争议的原型文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旅游业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