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世界旅游图片(一览长江水)
一、饱览长江美景
在幕府山风景区,从五马渡至燕子矶的路段是赏长江的绝佳去处。这里人少车少,风景如画。一边是浩渺长江,另一边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你可以乘坐长江游轮,畅游长江流域,饱览两岸美景。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你可以自由地驾车兜风。在山脚下,你还可以搭建帐篷,烧烤聚餐,感受这种独特的自然氛围。
二、描绘长江水
长江的水势汹涌,犹如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其威势不可挡。它仿佛一条金鳞巨龙,奔腾千里。江水中的浪花如同淘气的小孩,在江中翻滚、奔涌、升腾。当长江水势猛烈时,它更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威风凛凛。即使面对黑暗的包围,长江也能突破重围,卷土重来,最终庆祝胜利。在傍晚时分,长江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和倒映的青山都显得特别美丽。人们喜欢在江边乘凉,感受江风拂面带来的惬意。夜幕降临,江边的夜景更是热闹非凡。
三、长江源头的奥秘
长江水源自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其源头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这里的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长江源是通天河的几个源头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四、下一句六个字的诗句关于长江
一览长江壮心魂。
五、海军的荣耀与担当
5. 长江水古诗的韵味
你住在长江的源头,我住在长江的尾端。这是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所描述的情景。每日思念,却难以相见,只能共同饮着这长江之水。这水何时能枯竭,别恨何时能止,只愿我们的心,如长江水一般,永不停息,不负相思意。
6. 长江与江水的故事
武汉长江大桥,这座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横跨在波光粼粼的长江之上。桥深30米,全长1670.4米,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这座桥凝聚了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智慧和技艺,是中国桥梁工程的一大杰作。
7. 南水北调与长江水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工程,旨在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集到西北和北方地区。其中,中线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近期更是开启了设计最大流量输水模式,每秒输水约420立方米。
想象一下,这样的输水速度,只需要7.5秒就可以注满一个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标准游泳池。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工程可以输送的水量是相当惊人的。与我国的太湖相比,其库容量只有约44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最多可以灌满3个太湖。
丹江口水库的库容量和汇水能力,以及中线工程沿线的需水量等因素,都决定了无法常年以最大输水能力输水。尽管如此,中线工程自2014年通水以来,已经向北方地区输水数百亿立方米。
8. 长江水的诗意表达
长江,这条烟淡水云阔的巨龙,在诗人的笔下有着丰富的诗意表达。从李纲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到杜甫的“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再到苏轼的“涛来势转雄”,每一句诗都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深情。无论是雨后的江水黑如墨,还是潮来的壮观景象,都让人感受到长江的磅礴气势和无尽的生命力。
当我们放眼眺望长江,便会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滚滚长江水,向东奔流不息。这宛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穿梭,在平原田野间奔腾。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其航运价值极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长江航运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长江已经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航运最繁忙的通航河流之一。
一年四季不冻的长江,在港口吞吐能力、船舶运力、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长江流域内,通航河流众多,总计通航里程长达7万多公里。这些河流占据了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七成以上,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的运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每百公里的综合密度和经济相关密度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这一切都显示出长江水系航运网的优势以及其在全国内河航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江面上繁忙的船舶往来穿梭,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长江的航运事业蓬勃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站在江边,让我们感受到这条黄金水道的繁荣与活力,也让我们对长江的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