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公款旅游规定(禁止公款旅游规定是什么)
关于禁止公款旅游及其相关规定解读
一、中央八项规定下的公款旅游禁令
近期,中央八项规定为我们划定了明确的界限,其中对于公款旅游有着严格的规定。这一禁令的核心在于,要求公务活动中的一切费用都必须公开透明,不得滥用公款进行旅游或变相旅游。这不仅仅是对财政纪律的遵守,更是对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严格要求。
二、公款旅游违反了哪些规定?
以不正当方式使用公款出国或旅游,特别是以学习、考察等为名进行变相旅游,是违的纪律的行为。根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这种行为会受到警告甚至更严重的处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也明确指出,党政机关不得用公款吃喝旅游。这不仅是对财政纪律的漠视,更是对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
三、严禁公款旅游的新规定
关于严禁公款旅游的规定愈发严格。除了明显的公款旅游,现在更是严禁任何形式的变相旅游。近年来,虽然公务员工作作风已经明显改善,但仍然有一些人违规使用公款旅游,这些行为都受到了严肃查处。现在,公款支出使用公务卡的监控严密,公款旅游已经难以实施。
四、十项严禁公款旅游的规定细则
除了上述规定,还有更为详细的“十禁”:严禁公款购买赠送节礼、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严禁公款搞联谊宴请、部门之间走访送礼;严禁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严禁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及私车公养;严禁违规公款吃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最为关键的是严禁违规公款旅游,特别是利用公权力免门票游玩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还包括其他如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以及将地方特产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行为。
十项禁令:筑牢廉洁防线
一、严令禁止省国资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之间违规吃喝宴请,不得来一场奢华的舌尖盛宴。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与省国资委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之间,亦需遵守餐桌纪律,不得违规吃喝。
三、国有企业间及内部,严禁公款大吃大喝,不得借各种名义搞奢华聚餐。
四、企业内部食堂、招待所、酒店等场所,严禁公款消费,不得让企业为私人宴请买单。
五、对于公款旅游,更是严令禁止。一旦违规,将受到记过、记大过,甚至降级、撤职等严厉处分。
解读禁止公款旅游规定:七个严禁,筑牢廉洁防线
七个严禁内容包括: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乱发津补贴或福利以及节假日值班、执勤期间饮酒。每一项禁令都旨在筑牢廉洁防线,防止公权力的滥用。
七个紧盯,严惩违规行为
紧盯节日期间的不正之风,如天价月饼背后的团团伙伙、利益勾兑;紧盯铺张浪费、超标准接待等违规行为;紧盯舌尖上的腐败,防止内部场所的违规吃喝;紧盯变相发放节日福利或津补贴的行为;紧盯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紧盯节日期间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坚决予以严惩。
中央有关禁止公款旅游的规定解读
对于公务员而言,出国旅游确实需要单位批准。国家公务员正处级以上干部属于国家报备人员,办理因私护照、因私出境都需要经过公安机关、单位的审批。如果不是正处级以上干部,一般是可以去旅游的。但现在疫情严重,建议尽量避免旅游。
禁止公款旅游规定的出处
国家公职人员不能进入的所包括有活动的场所及其他涉及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的场所。中央还发布了六项禁令,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等等。违反这些规定的人员将受到严厉处罚。
随着年终的临近,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不得利用各种名义进行突击性的年终消费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及实物。我们也要严格遵守规定,不得擅自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类代币购物券(卡)。我们必须警惕各种名义下的公款高消费娱乐和健身活动,不准将公款用于组织游山玩水、私人度假旅游或出国(境)旅游等活动。对于公车的使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严禁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
我们也要严格遵守接待标准,领导干部在下基层调研、参加会议、检查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得超标准接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活动的严重危害性,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活动,不得组织和参与。
我们必须要强化财政纪律,严格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同时增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公共财政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党风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