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编者按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宣传口号之一是“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本版刊发安徽潜山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带动农民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北京延庆石峡村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以期为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些借鉴。
王河舒席亮相2021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痘姆古陶上榜“安徽必购旅游商品”名录、官庄桑皮纸省级传习基地迎来研学旅游热潮……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当地非遗资源,积极推动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不断播撒乡土人才“火种”,持续涵养乡村文化生态,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发展,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孙帅 绘
传承非遗技艺 为乡村振兴守住“根与魂”
“这是蒸皮,为的是松软桑皮纤维”“这是露漂,可以漂洗掉纤维上的杂质”“这是拌浆……”走进位于潜山市官庄镇坛畈村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传习基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同烟正耐心地为游客们展示和介绍桑皮纸制作的一道道工序。
“桑皮纸有‘纸类活化石’之称,我们官庄桑皮纸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明清时期生产规模更是首屈一指。”刘同烟介绍,因柔韧度、抗拉力、抗褪色及防虫效果俱佳,桑皮纸一直是书画专用的纸张,深受书画家的喜爱。2008年,“官庄桑皮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同烟的祖辈皆以传统造纸为生,他从小跟随长辈学习造纸技艺,20岁便开始独挑大梁,开办造纸作坊。“官庄桑皮纸产业鼎盛时期,整个官庄镇从事桑皮纸行业的人员达1500余人,年产值500多万元。”刘同烟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产量少、经济效益较低,手工桑皮纸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不甘祖辈传下的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多年来,刘同烟默默坚守着小小的桑皮纸传统作坊,守护着这一“纸”工艺。
近年来,潜山市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传统作坊,利用当地闲置校舍,建成集研学体验、科普实践、传习教学、技能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桑皮纸传习基地。基地通过实物展示、操作体验、视频展播、大师讲解等方式介绍桑皮纸制作全过程。与此,当地还将古纸文化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让传统工艺成为旅游新热点,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非遗只有融入工作和生活,才能彰显其文化价值。”刘同烟表示,为了让古老的桑皮纸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他们与高校合作开发出了医用试纸、古书档案修复纸、医用艾条用纸等,深受广大客商青睐。
桑皮纸制作工艺是潜山非遗传承、发展、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一项项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扎实推进,一个个深藏于潜山“田间地头”的民间绝活、非遗技艺走出“深闺”,奔向市场。潜山市也通过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潜山特色的非遗发展新路,为实现乡村振兴守住了“根与魂”。
创新非遗产品 为乡村旅游增添新活力
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陶制手工艺品、颇富时尚气息的精美茶具、简单实用的陶制香炉……走进潜山市天柱山脚下的痘姆古陶非遗传习基地,那些曾经被人们遗忘的老工坊、老农窑等传统建筑映入眼帘,展厅内琳琅满目的数百款非遗文创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在基地一侧的工作室内,今年51岁的痘姆古陶市级非遗传承人程柏全正在全神贯注地制作一个古陶花瓶素胚。“与以前制作农家水缸、泡菜坛子不同,如今一件件被贴上‘艺术品’标签的文创产品,既代表着痘姆古陶的形象,也关乎古陶产品品质和市场兴旺,容不得半点瑕疵。”程柏全表示,“我们有创新,但新不离根。基地仍坚持‘原汁原味’的传统制陶工艺,这些是游客真正想看的,也是最能激发游客乡愁,实现情感共鸣的。”
近年来,潜山市积极探索“非遗+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推动非遗“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时代”,把建设“古陶文化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古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景观陶器和非遗衍生品的开发与推广。,结合扶贫助困、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非遗+研学+旅游+文创”活动,建成了陶宝馆、窑宝馆、文创产品车间、陶艺(研学)体验馆等文化场馆,举办了痘姆古陶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龙窑点火、研学体验等数百场次文化传承交流活动。
随着痘姆古陶知名度的提升,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程柏全也多了一重“讲解员”的身份。去年基地接待各类观摩考察团300多批次,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程柏全表示,今后要加强痘姆古陶与文旅、商业、工业、科技等领域合作,走好融合发展之路,把古陶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品牌扩张力。文创产品作为非遗集聚、转化、创新的载体,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泽胜表示,以文化创意赋能痘姆陶制作,既可以让非遗创造出经济价值,又能有效地塑造和传播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和吸引力。
发展非遗产业 为群众致富探索新路径
傍晚时分,位于潜山市王河镇的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内,55岁的王河舒席安徽省级非遗传承人唐竹林席地盘坐于一堆竹篾前,巧手翻飞。经过初加工后的一根根竹篾在她的手中纵横交织、有序“排列”,一张极具“年代记忆”的舒席眼看就要制作完成。
王河镇因盛产水竹,篾工巧匠辈出,自古便有“舒席之乡”的美誉。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王河舒席凭借“不腐不蛀、细薄柔滑、舒适耐用”,从古至今广受人们青睐。
“当前正是我们王河舒席的销售旺季。”望着与日俱增的订单,唐竹林脸上笑开了花。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唐竹林一生与竹打交道。为了能让舒席制作这项代代相传的老手艺焕发时代光彩,2014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唐竹林和弟弟唐满结成立了潜山市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专注沿用传统工艺制作舒席。
“一张王河舒席的制作要四五天时间,需要经过开竹、匀丝、刮篾、编织、打磨等十多道工序,其中最核心的编织工艺必须要纯手工。”唐竹林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王河舒席的产量和效益,他们创新采用机器作业代替手工开竹,效率提升了10倍,每天能处理近400公斤竹篾。
“合作社去年共销售王河舒席1万多件,总销售额达2600多万元,带动当地农户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唐竹林自豪地说。
“我现在做舒席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虽然不是很多,但工作很自由,农忙时还能回家务农。我很喜欢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欣兴鑫舒席专业合作社工人王洁梅说。
唐竹林表示,未来要打造舒席工艺产业链,让更多人端起非遗手艺的“饭碗”,传承非遗技艺,创享美好生活。
在王河镇,像“欣兴鑫”这样的非遗扶贫工坊共有40多个,带动了600余户农户就业,累计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
从手艺传承到工艺创新,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发展模式探索……近年来,潜山市不断加强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推动非遗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动近千人就业脱贫,为潜山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新路径。
“下一步,潜山将重点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公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要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非遗保护传承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张泽胜说。